智能建造、無人物流等智慧化生產場景助推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大數據、電子信息等產業抱團發展勢頭正盛,數字文旅、智慧教育等創新應用讓人們擁抱數字生活……行走燕趙大地,數字經濟的浪潮正不斷涌流。
9月6日至8日,2023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將在河北召開。近年來,河北搶抓數字經濟新賽道,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數字經濟成為賦能河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提檔升級
走進位于衡水高新區的中裕鐵信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近1.2萬平方米的廠房內只看到五六名工人。智能防排水生產線上,機械臂上下翻動,實現對原料的自動抓取、配料和傳輸。
楊玉虎是這家公司十幾年的老員工,對于工業互聯網,他感觸頗深:“我剛參加工作時,一個車間需要50多名工人?,F在生產集約化程度高,機械臂根據電腦參數自動控制厚度,良品率大幅提升。”
這一幕只是河北數字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付振波表示,河北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釋放數字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在申通快遞華北轉運中心,自動分揀系統在分揀包裹。門叢碩 攝
在位于廊坊固安縣的申通快遞華北轉運中心,近百個進出港卸貨口同時操作,DWS一體機、自動擺輪、交叉帶等數字化設備同步運轉。一件快遞被放到傳送帶上,隨即被自動掃描、分揀、直到裝車,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
付振波表示,河北聚焦鋼鐵、石化、建材、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重點項目千余個,上云企業突破8萬家。
產業集聚
在潤澤(廊坊)國際信息港數據中心機房里,一組組機柜整齊排列,服務器穩定運行,海量數據信息在這里經過存儲、分析、傳輸,反饋給終端用戶。
早在2009年,河北就引進了潤澤國際信息港項目入駐廊坊,成為全省在大數據領域唯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憑借已有的產業基礎和良好的發展態勢,越來越多的大數據企業落戶河北。潤澤(廊坊)國際信息港、中國聯通華北(廊坊)基地、華為云數據中心等項目毗鄰而居,集云存儲、云計算、云服務等于一體的產業集群加速崛起。截至今年7月,河北共建成5G基站15.1萬個、投運標準機柜59.6萬架。
潤澤(廊坊)國際信息港京津冀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在石家莊市鹿泉區占地2.6萬畝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數字技術產業園、封裝測試產業園、智能物聯產業園建設同步進行,上百個電子信息產業項目在這里集聚。
石家莊市市長馬宇駿稱,石家莊啟動了鹿泉、正定、高新區3個電子信息產業園區,形成半導體、現代通信、汽車電子和信息服務業為主的產業體系。2022年,相關產業營業收入達872億元,預計今年將形成超千億元規模。
河北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段占東稱,河北在半導體、網絡通信、新型顯示、大數據等產業已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集聚了潤澤科技、同光半導體等一批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數字產業集群加快發展。
擁抱生活
用手機對準承德避暑山莊復原成果展上的二維碼一掃,“戒得堂”這個已不復存在的宮殿便清晰呈現在屏幕上。
避暑山莊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皇家宮苑。由于歷史原因,其內部30余個園中園現僅存遺址。“我們采用數字化手段,通過復原展示、虛擬現實,對避暑山莊的遺址進行藝術再現,把文化資源轉化為數字資源,讓文物‘活起來’,給游客帶來鮮活直觀的體驗。”承德市文物局局長王榮昌說。
近年來,河北各地積極適應數字化轉型浪潮,著力建設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為群眾營造智能、便捷、高效的生活環境。
在廊坊一所學校的智慧課堂上,老師操作教學平板實時查看學生隨堂練習情況。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在廊坊市第六中學虛擬創客教室,學生戴上VR眼鏡,眼前立刻呈現出精彩的課本劇場景。通過視、聽、觸、學結合,學生感官被調動,課程難點得以可視化。在承德首個“數字鄉村”大貴口村,農戶在手機上精準控制棚內設施,一旦出現溫濕度不正常等情況,馬上就能收到報警信息。
今年上半年,河北報經國家審核通過的醫療、教育、鄉村振興等民生領域信息化項目達57個。全省425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展線上預約診療服務,覆蓋率達83.1%。
2022年,河北省數字經濟規模達1.51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5.6%。段占東表示,河北將持續推動交通數字化、文旅數字化、教育數字化,用科技賦能智慧生活。(記者 張濤 馮維健 蘇凱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