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恢復重建中繼續當好“領頭羊”
——記獻縣臨河鄉李三角村黨支部
在滹沱河北大堤兩側,獻縣臨河鄉李三角村均有村民居住。在北大堤南側獻縣泛區內,住著76戶村民,一條鄉間公路連著村莊和北大堤,這條路村里人稱之為撤退路。
8月31日上午,在離北大堤南側堤腳不遠處,一臺挖掘機正在撤退路東側進行挖排水溝作業。李三角村黨支部書記李文明一早就來到這里,指揮挖掘機現場作業。
“往南邊挖挖。撤退路底下那條橫穿管道應該就在那一塊兒,把管道口挖出來,路西邊的水就能更快地向東排了。”李文明向挖掘機司機不停地喊話。
這已是李三角村地段進行挖溝加快排水工作的第5天了,李文明天天都要到現場指揮,今天終于打通了撤退路到村東水渠的排水溝。
“周邊村的不少學生要通過撤退路去泛區的艷明中心學校上學,挖了這條排水溝,這幾米路面漫水、積水的問題應該就可以解決。”李文明看著撤退路上一段仍不停有水漫過的路面說。
自7月31日以來,李文明和村里的黨員們就一直堅守在防汛抗洪一線,轉移安置群眾、恢復重建,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干。
“越在關鍵時刻,黨組織就越得沖在前面。作為村黨支部書記,我更應該以身作則,多為鄉親們做點事。”李文明說。
李文明還深深記著7月31日那個凌晨。當時,雨還在不停地下著,剛從鄉政府開會回來的他馬上召集村里黨員,部署位于泛區里的村民轉移工作。29名黨員分包到戶,迅速行動,有序組織,次日9時就完成了轉移任務。
位于北大堤北側的村黨群服務中心內,現在還架著好多張床鋪。“當時幾名村民就安置在了這里,村里黨員干部還有一些人在這里晝夜值班。”李文明介紹。
為了把轉移群眾安置好,除了做好臨時安置點的保障工作,李文明還時常將臨時安置點的群眾邀請到自己家中吃飯。李三角村在北大堤背水側的村中還有70戶人家。黨員戶行動起來,接收轉移群眾,其他農戶也被帶動起來,基本上家家都有轉移的群眾。
危難時刻得到幫助,群眾心里自然感念。8月22日,在村黨群服務中心住了近20天的李志民在村微信群里說:“我們搬到堤北半個多月了,今天就回家,謝謝黨組織的關心。”
泛區啟用后,李三角村有16座蔬菜大棚進水。洪水消退后,促進大棚抽水排澇成為李文明的重要工作。他及時從鄉里為種植戶申領了10臺抽水泵。“必須加快抽水,降低大棚內土壤濕度,盡快恢復生產。”他說。
8月30日中午,李文明再次來到種植戶李丁丁的蔬菜大棚察看抽水進展。
“書記,抽水泵燒的柴油快用完了,從咱這走哪條路去打油最近?”剛見面,李丁丁就著急地問。
“我知道哪條路通著呢。走,我跟你去!”
一個多月來,從防汛抗洪到恢復重建,李三角村的黨員和黨組織就在這點點滴滴的事情中,發揮著先鋒模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
“村黨組織要在恢復重建中繼續當好‘領頭羊’。”李文明表示,天氣將逐漸轉涼,恢復重建、生產的任務還很重,要更好發揮黨員和黨組織作用,與村民一道努力,不斷取得新成效。(河北日報、河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