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在河北壩上地區,一座座風力發電機高聳著,巨大的風葉在藍天白云下轉動。
“以前不懂風電,縣里專門從北京等地請來專家培訓技術,我現在成了風電場運檢員,專門做風力發電機的運檢工作。”正在海拔1000多米的三義永鄉進行檢修的張顥騫,是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引進外來人才培育本土技術能手的典型代表。
近年來,圍場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積極引進外埠專家學者,盤活當地人才資源,形成外來人才和本土人才共同發展、良性互補的格局。
“我們已累計引進碩士及以上學歷高層次人才113人,通過組建名家工作室幫帶本土后備人才,共獲得專利9項。”圍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于立波說,當地柔性引進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科技創新團隊,強化校企合作,破解企業發展瓶頸。
在積極吸引外埠高端人才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的同時,圍場以縣域主導產業發展需求為出發點,加強本土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圍場是河北省畜牧業發展重點縣,草場總面積478萬畝,牛羊養殖戶18000余戶,牛羊存欄達到53.9萬頭(只)。
“把每一位養殖戶都培養成普遍性人才,是實現畜牧業全產業鏈發展的關鍵。”圍場農業農村局畜牧業股股長張洪軍表示,縣里組織畜牧業專家成立名家工作室,對接培養58個防疫監督分站技術人員,通過養殖大戶輻射帶動上萬名養殖戶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圍場山多林密,有林面積816萬畝,林業產業一直是當地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主導產業。
作為林業產業研究技術人員的岳麗華就是新型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受益人,她所在的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應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在圍場建成了河北省沙棘產業技術研究院。2019年岳麗華高技能人才工作室成立,持續培養本土后備人才,研發多款沙棘飲品,獲得授權專利2項,幫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8000余萬元。
近年來,圍場通過外引專家英才、內育鄉土能手,形成人才與產業“雙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環,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圍場實現全縣4000余名干部職工教育培訓全覆蓋,各類人才總量達到2萬人,高層次人才51人,創建市級以上創新創業平臺30個。(記者 杜一方 馮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