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失地農民踏踏實實“進城”
村莊變成了社區,農民成了市民,在城鎮化進程中,除了這種形式與身份上的轉變之外,諸如失地農民的生存保障等深層問題也不斷被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唐山市開平區開平鎮半壁店村黨委書記韓文臣表示,“2到3億失地農民完成從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轉變,涉及土地產權制度、社會保障、區域經濟規劃、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制度配套。” 問題/ 給了補償款,不知省著花 “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而土地征用是城市擴張發展的主要途徑。”韓文臣代表說,從全國來看,各地對征地補償的計算方法各有不同,但補償標準普遍偏低,在補償方式上,以貨幣形式為主。 一些村集體把征地款一次性全數分給農民,個別農民拿到征地款后大手大腳很快就花光用光,甚至揮霍攀比,賭博致貧。韓文臣對此表示擔憂,“從長遠來看,由于失地農民缺少非農就業能力和謀生手段,一旦有限的補償費花光,沒有了經濟來源,就會引起較大的社會問題。” 社保不完善,自身保障意識又不強 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同樣不太樂觀。“一方面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另一方面,農民自身的社會保障意識不強,”韓文臣代表對失地農民享受社會保障的程度做了一些了解,從部分省份的統計結果看,1%的農民參加了失業保險,20%左右的農民參加了養老保險,而連續開展了幾年的醫療保險也尚有近15%的農民沒有參加。 失地農民失去了土地保障,又沒有同城市居民一樣的社會保障,養老、醫療都成為較突出的問題。目前普遍施行的“口糧補助”、“養老金”等保障標準,一般僅能達到當地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標準,低于原來的土地收益。 失地后難就業,消費卻增加 “土地征用前,家庭食品消費主要是自產,現在都要從市場上購買。此外,生活方式的改變,使農民融入城市生活的過程中,也自覺不自覺地增加了消費支出。”韓文臣代表坦言,與消費增加相對應的,卻是大部分失地農民難以找到合適工作,無技能或技能單一,缺乏就業競爭力,部分失地青年對就業期望值過高甚至成了“啃老族”。 在韓文臣代表看來,失地農民進城后,基本還延續著傳統的農村習慣,休閑娛樂活動貧乏,幾乎不參與城市社區的文化活動,而這樣的文化隔膜和適應性程度,也將成為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非物質障礙。 建議/ 賦予農民完整的土地產權 針對城鎮化進城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韓文臣代表建議,應該賦予農民完整的土地產權,并給予部分所有權。“同時還要完善征地程序,保證農民在征地過程中有充分的知情權和參與權,避免個別人侵占群體利益,防止農村社會矛盾加劇。”韓文臣代表對征地補償和利益分享機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應該引入市場機制,充分考慮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長的實際,對農民給予公平的補償,建立多樣化的補償機制,實現“經濟補償、社會保障、就業服務”三位一體。 構建失地農民保障體系 “把失地農民盡快納入城鎮保障體系也極為必要。”對于保障資金,韓文臣代表認為,可以從土地收益中留存一塊,并專戶儲存,專門機構管理,引導農民在補償款中拿出一部分購買基本醫療和養老保險。建立由國家、集體和個人共同承擔的資金籌措機制,逐步實現符合政策的失地農民全員保險。 另外,地方政府還應該把城鄉統籌就業納入到政府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中,通盤考慮。對失地農民創業應有專門的創業服務中心加以引導支持,把培訓工作納入城鎮下崗工人再就業培訓體系,制定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就業政策。(記者 劉嵐 ) |
關鍵詞:農民,失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