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成本保障看農民工“落戶”
兩會又有好消息。公安部副部長表示,公安部將建立實施居住證制度,使長期在城市并連續居住、參加社會保險的流動人口公平公正有序落戶。 公安部透露的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措施有:小城市和小城鎮放開落戶限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進一步完善落戶政策,合理控制規模。通過建立實施居住證制度,以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連續居住年限、按照國家規定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等為主要指標。 小城市小城鎮放開落戶限制相對方便一些,改革步伐放快一點相對問題不大,大城市就比較復雜。不過改革現行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根本點在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戶口中含有較高的福利,即享有一定額度的社保和養老金。這就是中國戶籍制度改革的成本,也是農民工落戶城市的成本。 現在城鎮居民的養老金來源或者補充養老金不足的來源可以由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提供,因為目前龐大的國有資產是因為曾經的低消費高積累建立起來的,國有資產有責任有義務為曾經低工資的人們提供保障。但是中國龐大的國有資產的建立同樣有通過“剪刀差”的農民的貢獻。從理論上講,現在的國有資產同樣應該給農民和農民工提供社會福利。 中國現有農民工大概兩億,也就是說中國這一步的戶籍制度改革大概有兩億人需要逐漸落戶其工作的城市。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預計,把一名農民工轉變為城市居民的成本大約為人民幣8萬元。這意味著,即便是向兩億多農民工中的10%提供教育、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所需成本就約為1.6萬億元,相當于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 表面看來這個數字很大,公共財政恐怕一時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其實這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 首先,中國國有資產總值在20萬-30萬億之間。相對來說1.6萬億不算一個大數。不要說國有資產每年應繳的利潤,就是將少部分國資變現,如果在幾年中完成國資也不會有什么貶值。 其次,這1.6萬億解決兩億農民工落戶的經濟成本不需要在一年里一次性拿出。一方面即使再加快改革步伐,也不可能一年里就完成兩億農民工的落戶問題;另一方面1.6萬億中一大部分用于支付養老金,先期投入的資金數量沒那么多。 再有,兩億農民工的落戶城市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其本身創造的財富在不斷地充實其本身戶口轉變所需要的成本。 因此,從經濟成本的保障來看,目前加快農民工落戶城市、加快中國戶籍制度的改革時機已到。(郁慕湛) |
關鍵詞:全國兩會,經濟成本,農民工,落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