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河北省張家口、承德正式開始供熱。隨著氣溫不斷走低,河北省其他地方也進入供暖倒計時,積極備戰今冬明春采暖季。
10月29日,在石家莊市橋西區匯明路的施工現場,由華能上安電廠余熱主網接入豐河苑小區的支網工程接近尾聲,小區換熱站里新上的溴化鋰大溫差換熱機組將把余熱輸送到各家各戶。
這個冬天,豐河苑小區原有的燃氣鍋爐將“退居二線”,成為調峰和應急備用熱源,取而代之的華能上安電廠余熱,供熱將更加穩定可靠、節能環保。
來自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的數據顯示,2024至2025年采暖季,全省城市總供熱能力達到19.4億平方米,用熱面積為16.8億平方米,其中集中供熱面積15億平方米,基本構成了以熱電聯產、區域鍋爐、工業余熱和地熱能等集中供熱為主,天然氣鍋爐、電能、生物質能和低品位熱源系統等分散供熱為補充的熱源結構,供熱保障走向綠色低碳。
邯鄲市館陶縣和魏縣是河北省供熱熱源改革試點縣,正積極探索周邊缺乏大型集中熱源的平原地區熱源改革經驗。
夏儲冬用,是館陶縣供熱能源多樣化的新嘗試。上個采暖季,館陶縣在金域藍灣等小區試點成功了跨季節土壤儲熱集中供熱項目。監測數據顯示,去年冬天,試點小區住戶平均室溫較2022年同期升高。今年,將有更多小區用上這種供熱模式。
館陶縣在南城公園景觀湖湖底建設深達150米的儲熱孔2000多個,埋設儲熱換熱管總長度約120萬延米。夏季,大面積水體吸收的太陽輻射能以熱能形式存儲在地下儲熱體中,可提高深層地熱10攝氏度以上;在冬季需要供暖時,熱量傳輸至熱泵單元,由熱泵機組將低品位熱能提升為高品位熱能,實現供熱面積約80萬平方米。
經測算,以當地供熱面積100萬平方米同等規模為例,與傳統燃煤鍋爐相比,跨季節土壤儲熱集中供熱項目每年采暖季可節省標準煤1.476萬噸,分別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3.68萬噸、0.03萬噸、0.007萬噸。
新的采暖季,魏縣將多元互補的清潔能源集中供熱管網延伸到了魏縣新區。
根據當地資源稟賦,魏縣新區采用水源熱泵、地源熱泵和空氣源熱泵、全預混冷凝燃氣鍋爐、高效電磁鍋爐等多種熱源耦合方式供熱,其中,燃氣鍋爐作為調峰熱源使用。項目投用后,年可節省標準煤2.408萬噸,分別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5.78萬噸、0.0482萬噸、0.011萬噸。
如果說,清潔熱源的核心在于減污降碳,智慧供熱則讓能源利用更加高效。
采暖季,龐大的供熱管網系統源源不斷地向千家萬戶輸送熱能,如何實現按需供熱、精準供熱,穩步提升綜合能效?
在河北省,供熱監管信息平臺能夠實時監測城市居民家中的室溫數據,并結合熱源、熱力站運行數據和氣溫變化進行綜合分析,及時發現大面積停供、室溫偏低情況。
目前,該平臺已覆蓋161個縣級以上集中供熱城區。全省281家供熱企業與監管平臺實現并網,685個主要熱源和12423座主要熱力站納入監管平臺監測。21335個居民小區累計安裝20.1萬個典型用戶室溫采集點,基本實現集中供熱居民小區全覆蓋。(記者 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