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上新賽道找到大市場,鋰電池負極材料銷量全國第七
“代工小廠”何以長成新能源獨角獸
4月15日,在河北坤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檢測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產品檢測。河北日報通訊員 陳紅潔攝
最近,在石家莊元氏縣,一家原本不起眼的企業火了。
這家企業叫河北坤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初公司剛成立時,創始團隊僅十來人,為鋼廠生產增碳劑等初級產品,曾為杉杉股份代工。如今轉型為生產鋰電池負極材料的公司,今年已是第二年入選全球獨角獸榜。
再看業績數據,更是不容小覷。目前,該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銷量排名全國第七,在全國市場占據了4%的市場份額,億緯鋰能、比亞迪、欣旺達、蜂巢能源等知名企業都是他們的客戶。
從一家“代工小廠”,崛起為新能源領域的獨角獸,河北坤天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選種’的眼力、‘育種’的勇氣和‘培土’的定力。”創業的艱辛歷歷在目,該公司副總經理高永靜深有感觸。
回望河北坤天發展史,有三次轉折常常被人提起。
第一次發生在2002年,為杉杉股份代加工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業務,公司成為國內首家人造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企業;第二次發生在2011年,公司研發出國內首個鋰電池負極材料箱式純化爐;第三次發生在2016年,公司成為國內最早實現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生產的企業。
剛建廠時,河北坤天瞄準的并不是新能源方向,而是主要為鋼廠生產石墨電極、增碳劑等產品。彼時,鋼鐵行業欣欣向榮,他們并不缺訂單。但以發展的眼光看,產品沒有核心創新技術,無法長久提供動能。
2002年,當杉杉股份主動找上門時,轉機出現了。
負極材料,鋰電池四大主材之一。正在向負極材料轉型的杉杉股份,想讓河北坤天代工其中一項關鍵流程——石墨化。算下來,這筆買賣并不合適,一個月只能掙三四萬塊錢。但面對新能源“風口”,河北坤天十分堅定地拿下這項業務,定下進軍新能源產業的戰略。
“不掙錢也要干!”他們理性分析,一來,自己科研團隊積累的技術,在鋰電池負極材料上能凸顯優勢;二來,從長遠來看,行業轉型迫在眉睫,大有可為。
4月13日,在河北坤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檢測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產品檢測。河北日報記者 周潔攝
如果說這次契機只是一個切入口,那么對于石墨化技術的顛覆性創新,則意味著河北坤天全面轉入“新賽道”。
在與客戶交流時,該公司科研團隊常常聽到一個聲音:“耗電量太大,成本太高了。”這讓他們意識到,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的痛點非常突出,創新需求格外迫切。
痛點就是商機。為了降低能耗,2004年,河北坤天砸下2000萬元真金白銀,潛心研發石墨化工藝。當時,公司一年利潤僅有二三百萬元。
一次次探索,一遍遍重來,歷時7年,終于育出一顆好“種子”——河北坤天自主研發的石墨化箱式爐技術成功了,相比傳統坩堝爐技術,能耗降低40%左右。
核心技術帶來源源不斷的新訂單。“全國各地客戶聞訊而來,最火的時候,有人住在廠里等著提貨。”高永靜笑著說,那幾年,企業一路高歌猛進,年營收最高達到16億元。
可是,“訂單拿到手軟”的河北坤天,卻在2016年做出一個驚人之舉——在國內率先進入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生產領域。這次創新,讓企業“如虎添翼”,所有生產工序都在一個廠區內完成,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理解風口才能更好借勢。”河北坤天總經辦主任趙冬說,新能源行業爆發式增長,負極材料需求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創新必須快一點,再快一點。
沒有一個風口是永恒的,練好內功才能行穩致遠。
目前,河北坤天正加快布局硅氧、硅碳、硬碳等新材料、新技術領域。“以鈉電的硬碳業務為例,現在鈉電才剛剛起步,我們已開始加快技術儲備,等行業爆發時就能迎來增長曲線。”趙冬充滿期待。
“成為獨角獸是一個新起點,怎樣打造更多‘獨門絕技’,孕育更多創新‘引爆點’,我們還有大量工作要做。”趙冬說,“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河北日報記者 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