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 記者 閆思宇 遲霄航
一到臘月中旬,不少人便踏上了回家的路,游子們對家的思念,藏在了火車的汽笛聲中,春運就這樣“如約而至”。
“今天您就是我師傅了!”1月12日上午,石家莊火車站14、15站臺上,一場特殊的“拜師儀式”正在上演。師徒二人中,師傅是站臺客運員王光濤,拜師的是長城新媒體記者遲霄航。當一天站臺客運員,是小遲新春走基層的第一項任務。
站臺客運員王光濤帶領長城新媒體記者遲霄航體驗站臺客運員的工作。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閆思宇 攝
客運員主要負責啥?來之前小遲是做過功課的:列車進站前半小時,客運員就要到達各自指定的位置,檢查站臺環境等情況。開始檢票后,客運員要引導旅客到達指定車廂處候車。旅客進出站時要在電梯旁看護,確保旅客乘梯安全,同時還要及時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對大家來說是春運,對咱們來說是大考。”表針指向10點,師傅手里拿著對講機,向站臺方向快走兩步,又回頭招呼小遲:“這個站臺上的所有車、所有人、所有事都跟你有關,眼疾手快情商高懂嗎?跟上!”
很快,小遲就明白了師傅口中“三個所有”的含義:所有經過這個站臺的車,無論停幾分鐘都要接送;所有經過站臺上的人,無論車內車外都要管;所有在站臺上發生的事,無論大小都要負責。
站臺客運員王光濤正在向遲霄航傳授工作要領。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閆思宇 攝
接送一趟車,快的話也就十來分鐘,慢的話得半個多小時。再看看當天的車次,小遲計算著:春運期間,光接送車這項工作,今天得重復59次。
“G6726次列車馬上進站,各工作人員注意!”聽見對講機傳出的指示,顧不上多想,小遲和師傅來到了站臺一側。進站列車逐漸停穩后,按照流程,師徒倆立刻去找列車長詢問有沒有突發狀況。可就在20秒前,師徒二人剛接完一輛列車。
“這邊車還沒送出站,那邊車就進站了,這咋顧得過來?”這種“車壓車”的情況差點急壞剛上手的小遲,可師傅卻有條不紊。接完剛到站的列車,看著有點慌張的小遲,師傅王光濤從兜里掏出來一沓泛著毛邊的卡片,上面密密麻麻印著車次、目的地、抵發站時間。“這個送你了,啥時候把卡裝進腦子里,你接車就不慌了。”
記者遲霄航正在了解站臺上的車次情況。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閆思宇 攝
卡片展開,總共一米多長,上面一百多趟列車的信息,無論是車次還是時間點,都毫無規律可循。“先熟悉熟悉,一會該接這趟了,到北京西的,十一點就到了。”跟著師傅匆忙的腳步,看著他有條不紊地疏導站臺上的旅客,對于站臺客運員這個角色,小遲慢慢體驗出了滋味兒:什么時間來什么車,到哪兒的,停幾分鐘,這些東西雖然都在紙上,但你要想干得好,就得刻進腦子里。
被陰冷的穿堂風吹了小半天,小遲和師傅終于回到辦公室,準備扒拉兩口飯。
“其實這個活,你說累嗎,單調嗎?那是肯定的。但是每次你安全送走一輛車,幫旅客解決好一件事,那種成就感也是別人體會不到的。尤其是春運,你幫這么多人平安回家,這是多牛的事兒啊。”師傅笑盈盈地搖著頭,獨自品嘗著這份屬于他的喜悅。
記者遲霄航正在接受旅客的問詢。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閆思宇 攝
吃飯的時間過得很快,師傅擦了擦嘴戴上口罩,拿起飯盒旁邊的對講機,又出去了……
“您好換乘是嗎?您坐電梯上去就可以了。”經過師傅的教導,再次面對旅客的問詢,小遲也能熟練應對了。在一次次為旅客提供幫助的過程中,小遲也終于理解了師傅口中的“成就感”。
一天的體驗很快結束,很多畫面也烙在了腦子里。一方站臺,承載了萬千旅客對家的思念,也承載著師傅王光濤11年的青春歲月。寒來暑往,那些列車的汽笛聲,那些刻在他腦子里的數字,那些旅客對他真摯的感謝,都被他用匆忙的腳步,在站臺上留下了看不見的印記,一旦用心觸及,就會閃閃發光。
站臺客運員王光濤目送列車駛出。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閆思宇 攝
【記者手記】
守護好像總在幕后發生,暖意卻總是撲面而來。穿著客運員的制服,奔忙在站臺上的一天,我看到了列車有序駛往,聽到了對講機不斷傳來的指示。春運期間,像師傅王光濤一樣的站臺客運員們,每一天每一分鐘都被加了速。他們要比平時更耐心、更細心、更用心,讓瑣碎的工作變得更加細致周到,用滿腔熱情守護著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