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玻璃,變身綠色電能
——邯鄲中建材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項目探訪
52秒,普通導電玻璃經過基片預處理、沉積鍍膜發電層、激光劃線、合片封裝等十幾道主要生產工序后,就變成了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
1月7日,記者走進位于邯鄲經開區的邯鄲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與其他企業的廠房不同,該公司廠房的東西南三側幕墻上都安裝了企業自主生產的碲化鎘發電玻璃。“只要有光,這些玻璃就會發電,一年下來,企業能通過自發自用節約電費約70萬元。”公司市場工程部部長玄志歌介紹,廠區路燈用的也是發電玻璃,產生的電能完全能夠滿足夜間照明需求。
穿上潔凈服,戴上防塵帽,通過風淋室凈化后,記者步入該公司4萬多平方米的潔凈生產車間。“作為目前國內技術裝備水平最高的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線,邯鄲基地平均每天生產1.92平方米的發電玻璃1500片,去年6月一期項目量產后,各地訂單不斷。”玄志歌介紹,項目總投資20億元,由中建材凱盛集團與邯鄲經開區創投集團共同投資,設計年產能300兆瓦。其中,一期項目年產能100兆瓦,產品設計壽命30年,廣泛應用于地面電站、建筑幕墻、廠房屋頂等領域。
同樣是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與傳統光伏材料相比,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具有溫度系數低、弱光效應好、結構安全、天然防火、易于維護等優勢,在低溫、高海拔等極端環境下,產品性能依然穩定,全年可多發電20%以上,目前已獲百余項專利。這也是項目投產后,產品迅速贏得市場青睞的重要原因。
“不僅是發電性能,我們的產品還與建筑美學相結合,更好地滿足客戶個性化多元化需求。”在公司產品展廳,玄志歌指著一組“彩虹”系列發電玻璃介紹說,通過調整生產工藝,不同顏色的發電玻璃既實現了節能目標,又可以讓建筑流光溢彩。
豐富的顏色帶來鮮活的圖案。在張家口冬奧村和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場館附近,彩釉款碲化鎘發電玻璃路牌生動呈現出以冰墩墩、雪容融為主角的畫面,既融入了冬奧元素,又能夠在低溫條件下為周邊照明提供綠色能源。
1月7日下午,邯鄲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倉庫內,一箱箱發電玻璃產品碼放整齊,準備發往黑龍江、湖南等地。“目前訂單已排到今年底,企業正開足馬力生產。去年下半年疫情‘吃緊’的時候,我們的生產也沒停。經開區管委會幫助解決了閉環生產中的職工住宿、就餐等問題,確保了訂單按時交付。”公司總經理殷新建說,一期項目建設中,經開區相關部門幫辦代辦各類手續,全程跟蹤服務,竣工后又協調解決了用工、產品試生產等問題,堅定了企業的發展信心。公司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完成二期建設,投產后年產能可達200兆瓦,每年可為社會新增2億千瓦時清潔電力,相當于減少6萬噸燃煤消耗。(河北日報記者 劉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