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特約評論員 徐西慶
近日,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在雄安新區舉行。由河北演藝集團傾力打造,承德話劇團創排演出的話劇《塞罕長歌》從眾多參演劇目中脫穎而出,榮獲文華大獎。這是繼2019年河北梆子《李保國》后,河北再次斬獲這一我國舞臺藝術領域的政府最高獎。
《塞罕長歌》劇照。
舞臺之上是鮮活的人物、高超的表演、震撼的效果,舞臺背后是初心的顏色、青春的理想和強烈的使命感。正如有人所說,《塞罕長歌》獲獎實至名歸。
“長歌”之長在于“山高水長”。這部紀實性的話劇以塞罕壩務林人生活和情感為原型,選取了六女上壩、馬蹄坑會戰、林海干旱等一系列塞罕壩真實事件,講述了塞罕壩建設者們在高寒荒漠地區創造出世界上最大人工林海的人間奇跡,也藝術性地闡釋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精神內涵。可以說,《塞罕長歌》向觀眾奉獻的不只是一部“劇作”,而是燕趙大地的一場“人間奇跡”——那一代塞罕壩人,住的是馬架子、地窨子、窩棚,喝的是雪水、雨水、溝塘子水,吃的是帶殼的黑莜面、土豆、咸菜,心中的信念是聽黨指揮、九死未悔,留下的是“水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驀然間,一個熠熠閃光的精神燈塔在我們心中拔地而起。
“長歌”之長在于“歲月悠長”。以佟保中為代表的第一代務林人經歷苦難,卻依舊初心不改、戰天斗地;以佟剛為代表的第二代務林人帶著妻兒常年駐守在塞罕壩的望火樓上,守住了孤獨、守住了內心;以佟小林為代表的第三代務林人汲取力量、二次創業,延續著祖輩、父輩們理想和愿望……透過劇作,我們看到使命在血脈間代代傳承,我們感受到信念在歲月長河里燃燒不熄,我們更感嘆祖祖輩輩放不下、忘不了的掛牽。“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把塞罕壩建設好、守護好,給國家一個交代,哪怕終老此地,哪怕風燭殘年——幾代人,一棵一棵地種樹,一天一天地把信念種在大地上,一點一點地涂抹著綠色。這樣滾燙、熾熱、漫長的年代濃縮為短短兩個小時,讓《塞罕長歌》因為生命的刻度而蕩氣回腸、感人至深。
“長歌”之長還在于“紙短情長”。一部能夠走進人心的作品,必然是有風骨、有耐心的作品。《塞罕長歌》之所以能給觀眾帶來心靈的震撼、情感的共鳴和精神的升華,與制作團隊的精心打磨密不可分。從開幕到謝幕,兩個小時的時間里,肆虐的風沙、無邊的大雪、貧瘠的山脈感動著觀眾,十多萬畝松林在驕陽里倒下、枯樹遍地的慘烈景象牽動著觀眾,馬蹄坑會戰的鏗鏘誓言、石質陽坡上迎風搖曳的樹苗打動著觀眾……因為有了精致的舞美設計和多媒體影像技術,因為有了廣闊的戲劇表意空間和傳神勁道的表演,生命的樂章得以穿透歲月、直達靈魂。
一曲長歌演繹生命與綠色的交響,奏響信仰與奮斗的傳奇。舞臺上《塞罕長歌》在如雷掌聲中落幕,歲月里更多長歌在篤行不怠中唱響。不論是在再接再厲、二次創業的塞罕壩機械林場,還是燕趙大地解放思想、奮發進取的每個角落;不論是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等領域,還是城市治理、科技創新的方方面面,這個時代、這片土地呼喚更多奮斗者,用信念、堅守和汗水去鑄就新的傳奇。拿出“一天三餐有味無味無所謂”的精神,拿出“爬冰臥雪冷乎凍乎不在乎”的姿態,將生命和事業熔鑄在一起,我們堅信:新起點、新征程上的河北,一定能譜寫出更多感人至深的歲月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