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汛期賽跑 廊坊養路工人奮戰8773公里公路
養路工為“水簸萁”鋪磚。陳英杰 攝
將沙土和水泥和好。陳英杰 攝
將和好的水泥運到“水簸萁”處。陳英杰 攝
長城網廊坊7月10日電(陳英杰 記者 張世豪)6:00,安次區地道站的養路工劉連軍就從家里出發前往工作地楊尹線; 7:40,劉連軍和工友們已經開始工作——壘砌“水簸箕”。“水簸箕”是在路基上修建的長寬約2米的平頂土埂,形似簸箕,下口連接到公路邊溝,將積水引入溝渠,減少對路基邊坡的沖刷。 7月5日廊坊地區發生較強降雨后,楊尹線公路排水不暢,公路兩側淤泥多,如果不及時解決,雨天容易造成路基塌方。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壘“水簸箕”,大概每30米一個,僅僅8公里的楊尹線要修建大概500個水簸箕。連日來,劉師傅和工友們起早貪黑地做這件事情,力求在下一場大雨來臨前將負責的路段的“水簸萁”修好和建好,確保農村公路的暢通和安全。 據安次區地道站的書記李艷麗介紹:“為了趕進度,工人們加班加點在搶修,每一個‘水簸箕’都經過清理并砸實路基、填平‘狼窩’、回填土方并夯實、壘磚、水泥混凝土灌縫、壘砌阻水梗、抹水泥、疏通加固阻水梗等多道工序。工人們嚴格按照工序作業,絕對讓百姓放心,保證行人車輛走的平安、通暢。” 家住安次區仇莊鄉宋王務村的王大爺說:“每次下雨過后,都能看見地道站的工人在檢查排水溝,看看路面有沒有損害,該修的修,該改的改,至今,每一場雨我們村和鄰村都沒積過水,我們村民出行沒受過影響。” 據了解,廊坊地區都在對相關路段進行排查。5月份廊坊進入汛期后,廊坊市交通運輸局組織技術人員對全市縣道、鄉道、村道進行拉網式排查,對公路邊溝、涵洞、橋梁和排水設施等進行全面安全隱患檢查。 所排查和檢查的路段有8773公里的農村公路,養護工人徹底清除路面堆積物,對易塌方和滑坡路段、“水簸箕”、沿線防護工程及時進行維修加固。此外,備足了抗洪搶險車輛、物資及設備,地道處及各地道站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每一場雨過后,工程技術人員及時巡查與監測路況,養護工人們也及時清除涵洞、排水溝、邊溝里的淤泥。 |
關鍵詞:汛期,廊坊,養路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