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芯”而行
河北 石家莊廣播電視臺記者 馮曉晗
對我而言,走近芯片企業,了解未知的題材,創新節目的形式,不僅是一次突破自我的機會,更是走近了解石家莊電子信息企業的難得機遇。在這個過程里,我了解到,1965年,我國第一批國內研制的晶體管和數字電路就是在河北半導體研究所鑒定成功的。時至2023年,我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已經突破千億級規模,營業收入占全省比重近40%。石家莊更是設立了200億元產業發展基金,用真金白銀來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圣昊光電就是在這樣的時代和區域背景下悄然成長起的一家新生企業。
穿上防護服,戴上頭套、口罩、手套、腳套,我進入到一個溫度和濕度都常年恒定的車間。這套看似很麻煩的過程,卻是車間里每一個人的日常。也是在那個時候,我的內心跳出了一個無比堅定的聲音:我要做的不僅是講述好一家企業、一座工廠的故事,更是要傳播出這背后屬于勞動者的故事。
技術人員正在對芯片進行檢測。資料圖
在這里,每個產品出廠前都要進行檢測,芯片也不例外。但是米粒大小的芯片好不好,肉眼根本沒法分辨,這時候就需要機器“專家”來打分了。它靈巧地取出一顆芯片,放在測試臺上,探針輕輕觸碰,芯片的各項性能指標就都顯示出來了。再根據綜合評分,把芯片分為ABCD四個級別,整齊地擺放到指定位置,全程不超過5秒鐘。
芯片測試,精度是關鍵。 以芯片載臺為例,目前行業內粗糙度的一般標準是0.2。也就是說,表面2個突起之間的距離不超過0.2微米。而圣昊光電卻做到了0.02微米。從0.2到0.02,十倍的跨越讓圣昊光電一下子領跑行業。僅在2020年,公司的銷售額就突破了一億元。
圣昊光電董事長楊勇峰給記者講解芯片技術。資料圖
圣昊光電成立之初,購置了一臺日產測試機設備,它的價格是三千萬,行業里都叫好。但圣昊光電董事長楊勇峰卻說:“這臺設備是企業里最大的擺設。”因為它非但功能不實用,就連“既然用不了就拆開重組”這樣的想法,也無法實現。楊勇峰想,別人做不了,索性我自己來做。
2020年底,圣昊光電自主研發的第一臺芯片測試設備交付,打破了國外企業對這一領域的壟斷,完成了設備的國產化。依靠穩定的質量,圣昊光電迅速占領國內芯片測試設備領域80%的市場。
從代工到自主研發,再到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圣昊光電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有力。在我看來,圣昊光電很像一面鏡子,不僅照映出企業自我革新的路徑,它所走過的道路,也映射著我國芯片領域的自強史。
在這當中,有一份擔當叫“河北力量”,叫“石家莊力量”。
這些年,石家莊生物醫藥、新一代電子信息兩大主導產業率先突破千億;以鹿泉區為核心承載區,輻射高新區電子科技園、正定縣數字經濟產業園的產業集群正式形成;中瓷電子填補了我國光通信器件陶瓷外殼產品領域空白……
向“芯”而行,不僅是“芯”,還是“心”。對于無數電子信息企業來講,它或許是核心競爭力。可對于我,那個“ 心”是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的擔當。今后,我將繼續用腳步丈量大地,用筆墨記錄時代。
監 制:賈海麗 趙永剛
策 劃:張 霰
統 籌:胥文燕
編 導:田 夢 王 瀟
記 者:馮曉晗
攝 像:姚 杰
后 期:吳 昀
視 覺:筵 怡
化 妝:岳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