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以創新挑戰“不可能”
0.1毫米超薄玻璃,鎧甲般護衛神舟
9月9日,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長盧勇(左二)和總經理盧奕霖(左一)檢查玻璃原材料內部是否有條紋、結石現象。河北日報通訊員 王繼軍攝
神舟上天,叩問蒼穹。自4月25日發射升空至今,神舟十八號飛船已在軌飛行近5個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布的在軌視頻顯示,航天員們開展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試驗任務,太空生活充實有序。
和航天員一同執行任務的,還有產自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的40多萬片0.1毫米超薄超強度抗輻照玻璃蓋片。它們如鎧甲般護衛著航天器,阻擋太空中高能粒子對太陽能電池板的沖擊。
8月31日,星箭公司展廳。
“別看它厚度只有0.03毫米,相當于頭發絲的三分之一,卻能耐得住幾百攝氏度的瞬間溫差變化。”總經理盧奕霖正給前來參觀的客人們介紹公司最新研制成果。
他們是來秦皇島參加第十三屆中國功能玻璃學術研討會暨新型光電子材料國際論壇的行業大咖,會議間隙,特地來星箭公司參觀。
薄如蟬翼的玻璃蓋片,在盧奕霖手中,彎曲成筒而不斷裂,引來大咖們連連稱贊。
去年,盧奕霖帶領團隊調配方、改工藝、做檢測,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硬是把玻璃蓋片厚度從0.1毫米降低到0.03毫米,抗彎強度從60兆帕提升至400兆帕。一降一升,實現了航天特種玻璃領域又一項重大技術突破。
從2016年加入公司起,盧奕霖參與完成了近200項抗輻照玻璃蓋片的研發和配套任務,逐漸成長為公司的技術骨干。
看著女兒身上這股闖勁兒,作為父親同時也是公司董事長的盧勇,心里滿是欣慰。
在他看來,創新搶先一步,敢于挑戰“不可能”,正是星箭公司20多年來保持行業領先的關鍵所在。
從家具行業轉行到航天玻璃制造,就是盧勇敢于挑戰的第一個“不可能”。
9月9日,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長盧勇(中)和總經理盧奕霖(右)在自動化拋光車間檢查產品外觀。河北日報通訊員王繼軍攝
2000年,看好航天玻璃發展前景,家具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盧勇,成立了星箭公司。
創業之初,他整日奔走在各地光學加工制造企業和科研院所。觀摩、請教、鉆研、試驗,硬是把自己從“門外漢”逼成了“土專家”。
日夜奮戰一年后,公司終于掌握了玻璃蓋片的原料配方和生產工藝,產品通過省里鑒定,達到用于衛星的標準。
本以為曙光在前,可由于公司產品沒經過大范圍應用,航天工程不敢貿然使用。東拼西湊的啟動資金很快用完了,卻遲遲沒有接到訂單。
開弓沒有回頭箭。最困難的時候,盧勇賣了家具廠,甚至連自家的房子、汽車都賣了,舉家住到親戚家,將資金全部投入到產品研發上。
2002年底,星箭公司終于迎來第一筆訂單。客戶訂購的產品規格太大,遠遠超出國內廠家的生產能力,此前沒有一家企業敢接單。
“越是別人做不了的,我們越要做,沒準是個在市場‘出頭’的機會。”盧勇咬著牙接下這一單。
很快,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面前。
彼時,國內并沒有生產這種大規格玻璃蓋片的內圓切片機。盧勇帶著技術人員沒日沒夜地泡在車間里,研究工業領域的切片技術,“就連做夢都在想辦法”,最終設計出國內第一臺特種玻璃切片機,實現了技術的跨越提升。
有了在市場上賴以立足的產品,星箭公司在業內的名氣越來越大。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星箭公司的產品成功應用到了我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上。
那一刻,盧勇激動不已,買來毛筆、紅紙,將大大的公告貼在廠區,為所有辛苦的員工們加油打氣。
公司發展蒸蒸日上。有一年冬天盧奕霖來到公司,卻看到父親在一個破舊的面包車里辦公。數九寒天,面包車四處漏風,盧勇蜷縮在辦公桌前,雙手凍得通紅。
如此情景,讓盧奕霖忍不住熱淚盈眶。父親對事業的專注與執著,讓她既心疼,又感動。
盧奕霖不知道的是,那段時間正是公司發展最快的時期。廠區已不能滿足生產需求,盧勇就把自己的辦公室騰出來,改成清洗車間。他淘換了一輛報廢的面包車,塞進一張桌子、一把椅子,當成辦公室。這輛破舊面包車一用就是4年。
一個企業能否在市場立得住,產品說了算。2008年,還在面包車里辦公的盧勇接到通知,公司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列入了合格供應商名單。盧勇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不久,又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
OSR(二次表面鏡)玻璃基片,主要用于航天器的溫控系統。2003年以前,我國需要以每片300余元的高價從國外進口,不但花費多,質量還難以保證。
市場空白,就是商機所在。盧勇下定決心拿出自己的產品。
從0到1的技術突破并非易事。航天玻璃抗輻照和減薄本身是一對矛盾,減薄就會引起玻璃抗輻照能力不足。
為了在十幾項“互相打架”的技術指標上尋求突破,盧勇進行了成百上千次的試驗。每次試驗都在高溫熔爐旁進行,反復熔化、配比……
2010年,星箭公司自主研發的OSR玻璃基片成功上市,一舉打破國外壟斷,使產品價格降低了近90%,至今已累計為國家節約資金5億元。
從“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嫦娥探月工程”系列衛星,到“天宮”系列太空實驗室、“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中國航天項目一個個里程碑的背后,都離不開星箭公司生產的玻璃蓋片。
小小的玻璃片在他們手中變得越來越薄、韌性越來越高、抗輻照性能越來越好,所有產品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創新不止,讓企業永久保持生命力。盧奕霖等一批新生力量的加入,帶來了活力和朝氣,星箭公司創新勁頭更足。
最近,盧奕霖正帶領團隊瞄準國內空白,全力技術攻關,致力做細分市場的“隱形冠軍”。被稱為21世紀的“空間時代材料”的空心玻璃微珠研發初見成效;防震抗沖擊石英擺片已實現小批量生產;0.01毫米世界最薄耐超高溫光學玻璃研制成功……
可以預見,未來,“河北造”玻璃將以更高級、更多樣的形態閃耀太空。(河北日報記者 賈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