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15時,唐山市水利局信息中心。
占據一面墻的大屏幕上,各種圖表來回切換,監測數據不停滾動……工作臺前,技術人員一邊隨時記錄搜集各重點點位氣象、水文等實時動態數據,一邊進行分析研判。
7月27日,工作人員在唐山市水利局信息中心通過大屏幕觀察各個監測點位相關信息。河北日報記者 湯潤清 攝
“受臺風‘格美’北上影響,唐山市今明兩天有可能出現強降雨過程。”唐山市水利局運行管理與災害防御科副科長俞威對記者說,雖然此刻天氣看上去還不錯,但作為水利部門,必須以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從唐山市智慧水務平臺目前的數據來看,各點位的應對準備工作進展有條不紊。”
說著,俞威輕點鼠標操作電腦系統,將天氣雷達圖投射到智慧大屏上。記者看到,巨幅云圖上,“彩云”朵朵,紅黃綠藍變幻莫測。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云層厚度,顏色越深的地方說明云越厚,降雨可能性或實時降雨量越大。”俞威介紹,唐山市智慧水務平臺與中央氣象臺網站相連,可通過共享數據,隨時顯示天氣變化。
防汛減災管理系統、河湖管理系統、視頻監控系統……記者在大屏前看到,唐山市智慧水務平臺不僅可以同步雷達云圖實況,還具備多項智慧功能。“唐山市每個縣區的降水量和轄區內每條河流的水位、水量等信息,都能通過數據調取在大屏上看得一清二楚。”俞威說。
系統上“云”,耳聰目明。做到“眼觀六路”的,是設置在各個點位的攝像頭。
點擊進入河湖綜合管理界面,只見一個個圖標密密麻麻遍布各個區域。“這861個攝像頭構成了完整的雨情、水情、工情監控系統,全市行洪河道、水利工程實時圖像基本做到‘盡收眼底’。”俞威說。
不但能監測,而且能預警。打開唐山市雨水情監測預警管理信息系統,藍白相間的表格中,唐山市各個氣象站、水文站、山洪站監測的降水量數據一目了然。
“1小時降水量達到30毫米、3小時降水量達到50毫米、6小時降水量達到80毫米,系統便會自動生成預警狀態——正常情況下的藍色數據會變成醒目的紅色。”俞威介紹,為進一步筑牢汛期智慧防線,他們還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點位的實際情況,對預警線進行了微調,確保防汛預判和指揮調度更科學、更精準。(河北日報記者 湯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