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賦能共譜協同曲
——滄州市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述評
近日,在滄州高新區的天津工業大學滄州研究院內,來自天津工業大學的學生正在實驗室里忙碌。這個研究院為滄州發展膜產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人才支撐。目前,滄州與京津共建省級研發平臺35家,開展產業技術研究項目500余項。 殷實 攝
2023年以來,全市共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42家,其中,二級子公司5家、北京疏解三級子公司5家、新注冊三級子公司32家;與京津共建省級研發平臺35家,開展產業技術研究項目500余項,金額超9億元;省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達到13家;與京津聯合承擔省、市重大科技項目6項,2023年以來,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為260.6億元,吸納京津技術合同達到75.7億元……
翻開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滄州答卷”,一項項成果都鐫刻著全面深化改革的印記。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和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在深化改革開放中培育新優勢,充分釋放“協同動能”,彰顯出強大的發展后勁。
打通痛點堵點,主動融入協同發展大局
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強調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各項工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是指路的明燈。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全市上下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根本動力,譜寫著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走進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各企業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產。北京金城泰爾制藥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駐園區的北京醫藥企業之一。“在這里,我們享受到了滄州創新性實施的異地延伸監管政策,既省去了跨省(市)轉移的審批環節,又保留了‘北京藥’的品牌效應。”北京金城泰爾制藥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新廠區面積較北京廠區擴大了3倍,產能擴大了3到5倍,原料藥品種也由原來的一種變為現在的十幾種,并由最初的自制自銷拓展到了國內外市場。
“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今年4月由“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更名而來。作為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外遷重要承接地,這里在全國首創異地監管政策,實現了“北京藥、滄州造”,吸引了60家北京藥企入駐。而如今,隨著京津冀三地攜手共建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一幅更為宏大的生物醫藥產業藍圖在滄州大地鋪展開來。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去年以來,我市全域對接、全面承接京津雄產業轉移碩果累累:渤海新區黃驊市等5個省級重點產業合作承接平臺發展勢頭良好,全部通過三省市聯合評審驗收;鑫海化工等5家企業進入國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數量居全省第二;華晨藥業等2家企業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惠邦機電等9個企業項目獲批2023年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創新發展項目,獲批項目數居全省第一;泊頭晟瑞鑄造、四星玻璃分別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特色產業集群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特色產業集群企業上市輔導補助項目的企業。
創新體制機制,加速產業融合
發展的“熱度”源于改革的“深度”和創新的“力度”。在協同發展的賽場上,只有不斷優化體制機制,才能吸引更多京津優質資源。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實現高水平產業融合的關鍵舉措。為更好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應,我市大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提升京津科技成果在滄州孵化轉化產業化質效,聚焦全市主導產業、縣域特色產業創新需求,積極對接京津創新策源地,聯手打造一批技術創新中心,組建一批產業創新聯合體,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讓“創新之花”結出更多“發展之果”。目前,我市與京津共建省級研發平臺35家,開展產業技術研究項目500余項,金額超9億元;省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達到13家;與京津聯合承擔省、市重大科技項目6項,2023年以來,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為260.6億元,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75.7億元。
在滄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海派特膜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組裝車間內,工人正在組裝柱式膜組件。“柱式膜組件中使用的高性能中空纖維分離膜是我們公司的核心產品,這款產品的成功量產得益于滄州市天津工業大學研究院的協助。”公司副總經理方朗說。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平臺建設是重要支撐。2022年6月,滄州市天津工業大學研究院成立,將天津工業大學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國際合作等優勢和滄州市的產業、區位、政策等優勢結合,建設成為集科技成果轉化孵化、高新技術研發、高端人才聚集、國際合作交流于一體的創新型研究院,成為津冀之間推動更多先進科技成果轉化孵化的一條紐帶。
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需要激發釋放科研人才創新活力。近年來,我市攜手京津引才聚才,創新人才政策,激發人才資源活力,為協同發展走深走實注入強大動力。
“這個項目是河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針對廢舊汽車零部件綠色再制造需求,我們團隊研究了激光綠色清洗技術,開發了用于激光清洗的激光器和自動化控制系統,優化了激光清洗工藝。”日前,在位于河間市的京津冀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時小軍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起“廢舊汽車零部件綠色再造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項目進展。時小軍是北京人,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再制造方面的技術研究、成果轉化。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2018年他到河間參與創建京津冀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如今,該研究院已成為國內唯一面向再制造全產業鏈開展創新技術開發與服務的研究中心,為京津冀地區和全國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和智力服務。
人才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智力保障。自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我市全力打造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進一步完善引進人才工作機制,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出臺了《關于實施柔性引進人才激勵支持若干措施》《滄州市“人才飛地”暫行管理辦法》等文件,鼓勵用人單位柔性引進京津等地高層次人才,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百姓盡享“協同紅利”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民生領域深入改革,不斷深化與京津兩地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協作,共建共享協同發展成果。
5月11日,在我市舉辦的京津冀醫聯體建設工作現場會上,第二批京津冀醫聯體建設單位集中授牌。至此,我市共有10家醫療機構入選京津冀醫聯體名單,全市20家醫療機構與京津39家高水平醫院簽署合作協議58份。醫聯體牽頭醫院專家定期來滄坐診、遠程會診、手術指導,滄州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京津優質醫療服務。
市民李先生退休前在北京鐵路局天津機務段工作,參保地是天津市。“過去我在滄州住院治病,報銷時要拿著病歷、診斷證明、住院明細等材料,到北京鐵路局天津機務段駐滄辦事處備案,20多天后才能拿到報銷費用。”李先生說,“現在我在滄州看病住院,出院當天用社保卡就能結算報銷。”
隨著京津冀醫療衛生事業協同發展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獅城百姓享受到京津冀醫療保障協同發展釋放的“健康紅利”。截至目前,24家醫療機構納入京津冀檢驗結果互認范圍,25家醫療機構與京津208家醫療機構實現30項影像檢查資料互認共享。成立“中醫骨傷治療與運動康復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臨床基地,10位京津冀名老中醫在滄掛牌建立11個傳承工作室。全市開通跨省異地直接結算的醫療機構434家,符合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開通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達到100%。
民生之基,教育為本。教育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一環。前不久,我市啟動與京津教育交流合作工程,計劃5年內實現500人以上學校對接合作全覆蓋,促進我市各級各類學校辦學理念、育人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校校合作、教師交流、聯合辦學……我市推動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不斷向廣度深度拓展,優質教育資源“跨省過河”,正在輻射帶動我市更多區域。
一年來,我市分別與京津兩地教育部門簽署《教育協同發展行動戰略框架協議》,與北京市教育學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市直多所學校與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等京津高校進行校校合作,與多家京津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簽訂合作協議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推動渤海新區黃驊市伊夫春蕾幼兒園與天津市河西區第八幼兒園、南大港產業園區高級中學與天津津衡高級中學建立幫扶關系。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與河間市政府簽訂“南開大學河間鄉村工作站”共建協議,推動教育部教學科研一體化外語虛擬教研室河間成果應用基地順利揭牌。滄州職業技術學院與中電科集團普天和平科技公司共建人工智能產業學院,成立了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理事會。
戶籍在京津,養老在滄州,是我市探索創新的成功經驗。近年來,得益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推進,很多京津老年人熱衷于“跨城養老”,不僅性價比更高,而且區域一體化發展讓異地生活更舒適便捷。
走進位于青縣清州鎮的康泰養老護理中心,老人們正圍坐在桌前和工作人員一起寫字、做手工,暖暖的陽光映襯著老人們臉上幸福的笑容,一派溫馨景象。這些老人當中,有40多位來自京津。
養老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領域。近年來,我市不斷提升養老機構硬件和服務水平,用優質的養老資源與服務讓來滄養老的京津老人“老有所醫、老有所樂”,并成功打造了一批養老服務品牌。其中,青縣康泰養老護理中心就在眾多天津老年人中頗具知名度,不少天津老人在此養老后,紛紛將同事、鄰居介紹過來,形成了天津老人青縣養老群。青縣康泰養老護理中心也榮獲“天津品牌實力養老機構”稱號,并連續3年獲得“天津市金口碑養老機構”稱號,成為天津媒體力薦的養老機構。同時,我市還先后與京津兩地民政部門簽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框架協議》等4個框架協議,全市培育星級養老機構86家,目前已引入天津小橙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天津弘信長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在我市托管運營了4家社區日間照料站點,引入北京壽康健康養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托管運營了2家養老機構。
乘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全市上下堅定信心、鼓足干勁,高揚改革之帆、把穩發展之舵、緊握奮斗之槳,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記者 屈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