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衡水市桃城區金澤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種植基地,桃城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郭華強(中)和農技專家馬連運(右)一起指導農戶播種大豆、玉米。 河北日報記者 焦磊 攝
6月25日15時,衡水市桃城區趙家圈鎮貢家圈村室外溫度達36攝氏度。村南,兩臺播種機在炎炎烈日下不停往返于黃色麥茬間,將一粒粒玉米和大豆種子播進地里。
“玉米是單子葉作物,種子埋深6到7厘米。大豆是雙子葉作物,種子埋深3到5厘米……”在播種機后面,桃城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郭華強一邊說,一邊和金澤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管理員孫彥辰、農技專家馬連運一起刨開土壤,測量播種數據。
今年是桃城區趙家圈鎮金澤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試驗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第3個年頭。眼下正值夏種時節,可連日來的持續高溫,導致土壤墑情偏差,這讓孫彥辰始終拿不準播種時機。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是通過擴間增光、縮株密植,發揮邊行效應和大豆固氮養地作用,實現玉米基本不減產、增收一茬大豆的一項穩糧增收、提升地力的種植技術。”郭華強說,這項種植模式推廣后,對全區農業穩產增產有著重要意義。
為了確保這塊試驗田能順利播種,這幾天,郭華強和馬連運每天都要來到這里,查看土壤水分情況,并給種植戶提出了抗旱播種及鋪設滴灌及時灌溉確保出苗的建議。
“今年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我們在播種的同時還鋪設了滴灌帶,所有農田實現水肥一體化管理,省時省力省心,相信今年會有一個好收成。”孫彥辰說。
“馬老師,天太旱,地里的玉米苗都開始打蔫了,您來給我們指導下怎么管理吧。”還沒離開金澤園公司的種植基地,馬連運就接到了鄭家河沿鎮南李莊村村民劉曉英的電話。
“別著急,白天氣溫高,玉米苗打蔫屬于正常情況。在多關注墑情的同時,更要做好苗期的除草管理。”馬連運邊回復劉曉英邊坐上車,馬不停蹄地往南李莊村奔去。
旱情一天不解除,抗旱的腳步一天不停止。為有效應對旱情,做好保夏播保全苗工作,衡水市縣兩級共1600余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夏種夏管“把脈開方”,確保農民種足、種好、管好夏播作物。
同時,衡水市農業農村局加強同水利、水文、氣象等部門會商,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做好農業技術指導、水源調度、墑情監測等工作,最大程度減輕干旱帶來的影響和損失。(河北日報記者 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