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歌唱祖國,歌聲嘹亮……
6月19日,河北大學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氣氛熱烈,多功能廳座無虛席,不斷傳出陣陣掌聲。這里正在舉辦“共和國故事會:沿‘一帶一路’看中國發展”講座活動,講共和國故事,講中國發展,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勝信心。這是河北大學“新聞媒體人暢談馬新觀”系列主題講座第一場。
主講人王喜民,中國新聞界最高獎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得者,原河北電臺副臺長,沿著總書記足跡踏訪“一帶一路”,從白雪皚皚的帕米爾高原,到風沙滾滾的撒哈拉沙漠,從綠意盎然的亞馬遜平原到翡翠珠鏈般的太平洋島國,走進世界涉及共建“一帶一路”的所有國家,采寫9部“看世界”叢書。
王喜民結合自己的采訪經歷,講述共建“一帶一路”上的“中巴經濟走廊”“中哈油氣”“中尼電站”“中沙延布煉廠”等共建項目中的中國元素。
“中亞天然氣”輸送到我國千家萬戶,原來北京市民的一日三餐至少有一頓飯的天然氣來自土庫曼斯坦。
說到“一帶一路”上中國修建的鐵路,涉及很多國家,如雅萬高鐵(印度尼西亞)、中尼城鐵(尼日利亞)、中老鐵路(老撾)、中伊鐵路(伊朗)、亞吉鐵路(埃塞俄比亞-吉布提)、蒙內鐵路(肯尼亞)等。
“麥麥高鐵”(沙特阿拉伯)通車后,年客運量突破1500萬人次,極大方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成為中東最大的交通項目之一。而“中歐班列”已貫通歐洲25國200多城市,開行數量達1.7萬列。
屹立于非洲大漠中的油罐井架流淌著中國人的汗水,豎立在中亞大地上的然氣管道下有國人奮戰的身影,鋪展于太平洋島國延伸的公路有中國人的付出……
“一帶一路”,道不盡的中國故事,說不完的感人事跡,濃濃的國際友誼,深深的異國情感,展現出人類共同體、全球—體化的融合,給師生們帶來了豐富的知識和動人的畫面,充分感受到中國地位、中國穩定、中國力量、中國發展。
講座中,王喜民回放自己在現場釆制的視頻、音頻,并拿出樣書具體講述生動的故事情節。
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滑曉軍在接受《走遍亞洲》贈書時感慨萬千:“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一周年,王老師的著作為我們放眼世界提供了價值遵循,對新聞從業者的工作實踐具有參考價值。”滑曉軍書記以“胸懷”和“能力”兩個詞勉勵同學們:好好學習,打好基礎。
講座,在師生中引發強烈反響——
河北大學資深教授喬云霞老師說,新聞學子要有世界眼光,要腳踏實地廣泛吸納、積累資料,要在長期的磨礪中培養自己的新聞品格。
和曼老師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收獲,并鼓勵同學們堅持新聞理想,深入新聞一線。
在場聆聽講座的同學們紛紛表示,將帶著老師們的期望和鼓勵,砥礪前行,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為國家發展做貢獻。
講座最后,王喜民老師為學生們寫下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寄語。
白樹亮副院長做了總結發言,他指出,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引,踐行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胸懷遠大理想,擔當時代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作者:河北大學曹素貞 攝影: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