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廢機關”“無廢學校”“無廢鄉村”……2022年以來,張家口市全域扎實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各項工作,不斷探索新模式、新機制,發揮“無廢細胞”裂變聚合效應,讓“無廢”單元在張垣大地遍地開花。“無廢細胞”作為“無廢城市”建設的關鍵載體,讓“無廢城市”這個大目標細分為人們日常觸手可及的微小改變,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走入百姓生活。
廣泛開展“無廢細胞”創建工作
“有了這個服務站,再也不用把廢舊物品堆在地下室或者家里了,真是方便多了!”6月12日,在位于張家口市橋東區建工街的中橫街社區可回收物便民服務站,家住附近小區的80歲老人高鳳芝樂呵呵地說。工作人員接過高大媽手里的紙箱、易拉罐等廢舊物品,稱重后,把錢交給了高大媽。
張家口市橋東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環衛科科長王瀟告訴筆者,在了解到居民對廢品回收的需求后,他們與社區合作于2023年3月建立這個服務站,引進第三方公司——張家口三晟豐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負責運營,服務站也成為全市首個“兩網融合”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點。
“居民除了將廢舊物品直接變現,還可以額外獲得積分。”該服務站站長劉明星介紹,1公斤可回收物計1積分,累計積分可用于兌換服務站內的洗衣粉、香皂、洗衣液等物品。另外,服務站還與附近一家便民超市合作,居民可用積分去該超市換購商品。
通過打通“生活垃圾網絡”和“再生資源網絡”,讓垃圾分類各個環節做到有效無縫銜接。劉明星說,回收的廢舊物品由專業化收運車輛清運至處置終端,實現了資源有效回收和再利用。通過數字化信息平臺,實現了物資來源、去向雙向溯源。平時,附近小區居民也可通過打電話或者手機App下單,服務站工作人員會上門收取。目前,惠安苑社區、德勝街社區也分別建立了類似的可回收物便民服務站。
這是張家口市廣泛開展“無廢細胞”創建工作的一個縮影。如果把城市看作人體,社區、學校、景區、酒店、工廠等,甚至每一個個體都可以看成是其細胞。它們既是市民身邊的場所,也是日常社會生活中“無廢”理念的基本組成單元。以這些構成城市的細胞為抓手,重點發力,推進“無廢”工作便可有的放矢。
2023年,張家口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張家口市“無廢細胞”建設2023年度評估指南》,適用于機關、學校、景區等類型“無廢細胞”創建評估,規定“無廢細胞”創建評估的適用范圍、創建程序、責任分工和評估指標等。張家口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結合實際制定并下發《張家口市“無廢機關”創建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前,力爭70%以上的縣級及以上黨政機關達到創建要求。
張家口市生態環境局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科工作人員告訴筆者,去年該市成功創建417個市級“無廢細胞”,今年計劃新創建100個左右,創建類型由去年的5類擴展為9類,包括機關、學校、小區、鄉村、景區、醫院、工地、商場、集貿市場,形成“以點帶面、連成一片、示范引領、整體提升”的效應,促進“無廢城市”建設。
以“小細胞”改變大環境
工廠固廢如何合理利用?建筑垃圾如何處理?塑料制品等專項固廢如何管理?作為尚在探索中的“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難點需要攻克。對此,張家口各地紛紛進行探索和嘗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5月29日,在位于宣化區春光鄉的張家口綠垣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垣公司”),筆者看到,原本臭氣熏天的污泥好氧發酵后,經過二次復配制成土壤調理劑、營養土,用于林草撫育、鹽堿地改良、礦山修復、城市綠化種植等工程項目。
據了解,為補齊城市污泥處置短板,綠垣公司承擔了張家口市政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置項目建設及運營。項目一期于2022年10月竣工投產,如今已處置市政生活污泥1.5萬噸。
綠垣公司總經理王聯慶告訴筆者,該公司是目前張家口市唯一一家專業從事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置的國有企業。除運營張家口市政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置項目外,他們還計劃建設4個污泥資源化處置中心,分別服務張家口的中部片區、東部片區、南部片區、北部片區。這4個中心全部投產后,可達到日處理600噸污泥的生產規模,污泥處置范圍覆蓋該市全部行政區域,同時兼顧鄉鎮排水公司污泥處置。
下花園區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信息化平臺,建立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監管與服務機制,將農藥從經營流通到包裝廢棄物的產生及回收儲存,再到廢棄物進入處理廠無害化處置等各環節進行全程實時監管,為實現農藥包裝廢棄物全程數字化監管提供了條件。
萬全區不斷完善秸稈利用體系。目前,該區初步達到秸稈飼料化利用過程基本機械化的要求,完成了飼草產品從初級到高級的升級改造過程,形成從業人員高度職業化。2023年,該區完成機械化秸稈離田面積22.4萬畝,秸稈飼料轉化量達28.4萬噸,秸稈離田率達99%,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
“開展‘無廢細胞’創建工作,在推動全市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與資源化利用、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與節能減排等方面,可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帶動經濟社會各個領域都動起來;同時結合城市更新建設項目,不斷補齊和完善關鍵短板。”張家口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海軍表示。
讓“無廢城市”從愿景走進現實
“無廢城市”建設在給生態環境帶來改變的同時,也給固廢處理市場帶來巨大發展空間。專家表示,企業的盈利模式不能僅僅著眼于單個工業、農業或者商品消費環節,需要從更宏觀和系統的格局來統籌,從而尋求更大市場價值。未來,“無廢城市”建設有望成為固廢產業發展的又一個強力引擎,為環保產業帶來無限商機。
比如在張家口縱深推進首都“兩區”和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等背景下,退役風電設施、破損退役光伏設施、數據中心廢棄服務器等新型能源固體廢物處置問題,成為張家口建設“無廢城市”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一個全新課題。
2023年10月24日,生態環境部固管中心、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國能龍源環保有限公司三方簽署了共建“無廢城市”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三方合作在張家口建設新能源固廢資源化利用處置中心。目前,國能龍源環保有限公司正在進行處置項目可研編制、建設用地現場考察、項目建議書評審及設備廠家調研等工作。
2023年11月2日,《河鋼集團張宣科技建設鋼鐵工業綠色轉型示范區規劃綱要》出爐,提出力爭到2035年將張宣科技建成我國鋼鐵工業首個近零碳排企業,成為我國首個鋼鐵工業綠色轉型示范區。以此為契機,宣化區正加快推進實施張家口市首例危險廢物“點對點”定向利用項目,即張家口麗萱再生資源有限公司“點對點”利用張宣科技電爐除塵灰項目。該項目的建設,有助于河鋼宣鋼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總體戰略規劃的實施,配套張宣科技高端制造基地項目,滿足電爐除塵灰廠內循環及清潔生產和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區綜合建設相關要求。
“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要從小處著手,以小切口實現大突破,以‘小細胞’改變大環境,以一個個‘無廢細胞’構筑成‘無廢城市’,最終形成‘無廢社會’。我們期待更多‘無廢細胞’被激活,營造全社會廣泛參與的‘無廢’氛圍,讓‘無廢城市’逐步從愿景走進現實。”韓海軍表示。(河北日報記者 王雪威 通訊員 郭靜嫻 李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