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壓縮天然氣運輸船核心設備鋼質氣瓶石家莊造
一支“大鋼瓶”裝進139項專利
近日,全球首艘壓縮天然氣運輸船在江蘇交付開航。在這艘運輸量高達70萬立方米的壓縮天然氣運輸船上,由800多支大容積鋼質無縫氣瓶組合而成的貨艙系統及自動化啟閉、裝卸等設備,全是石家莊安瑞科氣體機械有限公司研發制造的。
目前,安瑞科在儲運裝備制造領域獲得授權專利139項,天然氣儲運裝備全球銷量超5萬臺套。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突破20億元。
近日,在石家莊市欒城區的裝備制造產業園,記者走進安瑞科高壓氣瓶車間,只見生產線上全是機械手在自動操作。
“這條全自動生產線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我們生產的大容積鋼質無縫氣瓶,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該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張中強話語里滿是自豪。
2000年初,看到國內城鎮天然氣市場需求持續增大,生產化工機械起家的安瑞科,準備生產壓縮天然氣儲運裝備。
壓縮天然氣儲運裝備的核心設備是大容積鋼質無縫氣瓶。“當時只有國外一家企業掌握這項生產技術,我們興沖沖地跑去談技術合作,卻被人家拒之門外。”對當年的情形,張中強記憶猶新。
安瑞科下定決心,“自己研發!”
可是,自主研發這樣一條生產線談何容易?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涉及材料、成型、熱處理、耐疲勞、防滲漏等一系列核心技術,還需要自主研發生產設備。
熱處理環節,對溫度控制要求很高。“退火溫度稍有誤差,鋼瓶在使用中就可能出現脆裂等情況。”張中強說。
僅這一項工藝,研發人員就用了近三個月時間反復試驗。最終,通過一次次調整,才找到了最佳溫度范圍。
就這樣,一項項工藝反復試驗,一臺臺設備再三調試,一條擁有30多道工序的生產線歷時近兩年時間終于建成。
2001年底,由安瑞科自主研發的全國第一支大容積鋼質無縫氣瓶下線,成功打破了我國壓縮天然氣裝備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大鋼瓶”的國產化,給安瑞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訂單。“市場最火的時候,客戶帶著現金來廠里排隊下訂單。”張中強笑著說。
2007年,國內外市場一片大好,安瑞科卻著手纏繞式氣體儲運裝備的開發。
一時間,質疑聲四起:“賣得好好的,為啥給自己找難題?”“研發新產品,一切還要從頭再來,值得嗎?”
可是,張中強等人卻態度堅決。因為他們深知:“在高壓裝備領域,絕不能總是跟跑,要奮力實現領跑!”
那時,國內復合材料壓力容器的技術瓶頸還未突破,從生產設備到技術工藝,又要從零開始。
于是,他們開啟了新一輪的產品迭代升級行動。對已有生產設備進行改造,自制纏繞機,改進工藝……經過很多次推倒重來,纏繞氣瓶生產線終于組建起來。
圍繞大容積、輕量化方向,研發復合材料壓力容器,裝載容積從18立方米提高到37.8立方米;圍繞國產芯片開發等領域,建起國內首條高潔凈電子氣瓶生產線,研發氦氣等電子氣體儲運設備……
就這樣,從鋼質無縫氣瓶到鋼內膽玻纖及碳纖纏繞氣瓶,再到電子氣體儲運設備,安瑞科的創新研發步伐越走越堅定。
在依靠創新開拓市場的同時,安瑞科還主導、參與制定大容積鋼質無縫氣瓶等國家、行業和團體標準28項。
“我們將繼續以領跑者的姿態,在穩步發展傳統能源裝備的基礎上,大力拓展氫能全產業鏈、電子氣體儲運裝備以及氣體儲能業務,進一步促進清潔能源利用及航天、芯片制造等產業發展。”談及未來,張中強信心滿滿。(河北日報記者 董 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