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多瑙河畔“鋼鐵交響曲”
河鋼塞鋼交出中塞友好合作優異答卷
圖為塞爾維亞斯梅戴雷沃市,攝于塞爾維亞當地時間4月24日。李暢攝
塞爾維亞當地時間4月24日,在多瑙河畔的斯梅戴雷沃市,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新燒結廠里,黑色的鐵礦石經過破碎、分類、燒結等工序,最終成為用于高爐煉鐵的爐料。
“用天然氣作為燃料的老燒結廠停了。現在運行的新燒結廠,燒的是鋼鐵冶煉產生的副產品高爐煤氣,這是河鋼輸出的最新節能降耗技術。”河鋼塞鋼執行董事宋嗣海告訴記者。
新燒結廠采用高爐煤氣替代天然氣,不僅節省了購買天然氣的成本,還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環保治理能力,目前粉塵排放量小于15毫克/標準立方米,遠遠優于40毫克/標準立方米的歐盟標準。此舉贏得塞方員工的嘖嘖稱贊。
隨著新燒結廠等一批技改項目落地生根,河鋼塞鋼正朝著“歐洲領先的綠色節能現代化工廠”的目標漸行漸近。2023年,河鋼塞鋼獲歐盟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聯合頒發的“綠色議程”獎勵證書,是唯一獲此殊榮的中資企業。
“目前,河鋼塞鋼的生產運營狀況、技術指標等都達到鋼廠成立以來最佳。”河鋼塞鋼運營總監瓦拉丹·米哈伊洛維奇說。
圖為塞爾維亞斯梅戴雷沃市街景,攝于塞爾維亞當地時間4月25日。李暢攝
一個鋼廠,幸福了一座城市。
河鋼塞鋼前身為斯梅戴雷沃鋼廠,曾被譽為“塞爾維亞的驕傲”,然而由于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該廠發展一度陷入困境、瀕臨倒閉。
2016年4月,河鋼收購斯梅戴雷沃鋼廠。同年6月份,習近平主席參觀河鋼塞鋼時說:“我們不需要拍胸脯、夸海口,而是要誠懇、嚴肅地兌現承諾。言必信、行必果。我們承諾的事情,包括引進先進技術、開拓更廣闊市場、保障當地就業、惠及廣大民生,一定要做到。”
以行動兌現承諾,河鋼利用自身在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的優勢資源,把河鋼塞鋼建設成為歐洲領先的綠色節能現代化工廠。
——河鋼先后派出20多批次、260多人次的技術和管理團隊,深入河鋼塞鋼產線對生產組織、工藝控制等各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起底式專業診斷。
——實施120余項技改項目和高爐煤氣回收柜、新燒結機等新建項目,顯著提升河鋼塞鋼整體管理和技術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
——2016年以來,共組織舉辦15期來華培訓和9期境外培訓,覆蓋員工近2000人,使河鋼塞鋼一批普通員工迅速成長為業務骨干。
——把河鋼國際(原材料國際貿易平臺)嫁接到河鋼塞鋼,保障了多元化、低成本、穩定的優質原材料供應。把河鋼德高導入河鋼塞鋼,利用其遍布全球的5萬多個客戶資源,使河鋼塞鋼產品市場由原中東歐地區快速拓展到了全球。
8年春華秋實,8年攜手共進。時間記錄下這樣一個個標志性時刻——
收購僅半年,河鋼塞鋼就實現扭虧為盈;
2018年,河鋼塞鋼躍居塞爾維亞第一大出口企業,并連續4年保持第一;
2019年4月,河鋼塞鋼中方管理團隊獲得中宣部授予的“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
耀眼的爐火,見證了斯梅戴雷沃鋼廠的轉變,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而今,百年鋼廠重新成為“塞爾維亞的驕傲”。
塞爾維亞當地時間4月24日,河鋼塞鋼車間內,工人在行走。李暢攝
河鋼塞鋼堅持利益本地化、用人本地化和文化本地化“三個本地化”,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建設共贏共享典范。
利益本地化,共享發展成果。河鋼塞鋼把創造的經濟效益主要用于企業擴大再發展、生產設施再完善、員工待遇再提高,促進企業和員工共同發展。累計投入220萬歐元,用于當地道路修建、村莊供水、捐資助學等,展現了中國企業的良好形象。
用人本地化,建立互信基礎。河鋼塞鋼的發展不僅使原有5000多名員工有了可靠的工作崗位,每年還為當地提供200個新就業崗位。斯梅戴雷沃市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的工作與河鋼塞鋼有關。
文化本地化,凝聚發展合力。河鋼塞鋼充分尊重當地文化習俗,與當地員工和社會真正融為一體。尊重企業原有習慣,保留員工困難家庭救助基金,每年為職工家庭學齡兒童準備書包文具等。文化的互學互鑒,凝聚起企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作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河鋼塞鋼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塞爾維亞當地時間4月15日,河鋼—貝爾格萊德大學鋼鐵綠色制造聯合實驗室揭牌,雙方將聚集全球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致力于把聯合實驗室打造成為“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的典范,推動河鋼塞鋼技術創新和綠色發展。
塞爾維亞當地時間4月15日,河鋼與西門子在貝爾格萊德簽署共建塞爾維亞鋼鐵公司數字化綠色化工廠項目合作協議,致力于把河鋼塞鋼打造成歐洲最具競爭力的全流程綠色智能化鋼廠。
塞爾維亞當地時間4月16日,河鋼(塞爾維亞)全球綠色智能供應鏈合作大會在貝爾格萊德召開,河鋼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與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探討鋼鐵未來發展之路。
美麗的多瑙河畔,“一帶一路”建設樣板工程煥發出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河鋼樂章躍動著激昂的時代音符。(記者 米彥澤 貢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