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鋼經驗”有了哪些新內涵
——九問河北鋼鐵如何煥新⑥
離邯鄲市區60多公里,涉縣龍虎山下,一座嶄新的現代化鋼廠拔地而起。這就是去年3月16日建成投產的河鋼集團邯鋼新區。
從高空俯瞰,占地5000多畝的廠區,料場、燒結、高爐、煉鋼、軋鋼各工序,自西向東“一”字形排開,緊湊順暢,蔚為壯觀。
“新區布局充分利用西高東低地勢,銜接更科學,生產更高效。”4月9日,邯鋼新區副總經理李巨輝告訴記者,相比老區,新區噸鋼能耗降低50%以上,噸鋼效益卻增加了一倍。
一增一減,正是對“邯鋼經驗”新的生動詮釋。
4月9日,在邯鋼新區薄板廠軋鋼車間,“功勛軋機”正在生產精沖鋼。河北日報記者 馬朝麗 攝
何謂“邯鋼經驗”?
1991年,連續虧損5個月的邯鄲鋼鐵總廠,創新推行“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經營機制,當年扭虧為盈,利潤總額連續4年保持全國同行業前三。“邯鋼經驗”聞名全國,邯鋼被譽為“工業戰線上的一面紅旗”。
邯鋼新區從搬遷、建設到投產,堅持技術降本、創新增效,最大限度深挖潛能,實現了低投入、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發展,“邯鋼經驗”被賦予了新內涵。
牢牢抓住成本核算這個“牛鼻子”,向極致化、數智化管理要效益。
地處主城區,發展空間受限,環保壓力也越來越大,2019年邯鋼老區啟動退城搬遷。
從老區到新區,中板廠軋鋼車間主任劉文鵬心中有不舍,但更多的是興奮和激動。在他看來,邯鋼絕不是簡單搬遷,而是一次全新的管理升級。
走進中板廠軋鋼車間,記者看到,一塊塊火紅的鋼坯從加熱爐輸出,在軋機輥道上歡快地“奔跑”。
“現在鋼坯入爐溫度達到了850℃以上,而原來只有300℃左右。”劉文鵬說,邯鋼新區將煉鋼廠與中板廠緊密銜接,熱送輥道距離比老區縮短226米,并且加裝了全封閉式保溫罩,能耗比以前減少了30%。
大賬摳得細,小賬算得精。
中板廠產線每天需要換兩次磨輥,每個月要檢修兩次。劉文鵬把每次停機時間都安排在峰段進行。“峰谷電價每度相差0.56元,別小看這幾毛錢差價,按平均每天停1小時計算,每天節省電費1萬元。”劉文鵬說。
邯鋼新區推行極致能效管理,實施30多項節能減排前端治理技術,低溫余熱資源全部回收利用,自發電比例達到100%,噸鋼耗新水降至2.5立方米,噸鋼綜合外購能源費接近零。
管理精細化背后,離不開數智化賦能。
4月9日,在邯鋼新區數字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查看各工序的實時生產情況。河北日報記者 馬朝麗 攝
在鐵前智慧中心,煉鐵廠技術員張則廣仔細觀察著大屏幕上各工序的實時生產情況。這里是新區煉鐵智能化管控的“大腦中樞”。
身處生產調度一線,張則廣要協調煉鐵生產各工序。以前42個主控室分布在不同作業區,實時生產數據不能共享,一個數據出現問題,他要逐個去作業現場排查整改。
在邯鋼新區,生產調度變被動為主動。張則廣每天通過大屏幕就能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勞動強度比以前降低,工作效率卻大幅提高。
搬遷后,邯鋼新區為每條產線裝上“智慧腦”“數字心”,300多個流程實現智能化控制。現在,從生產、管理、經營到決策,都有相匹配的數字化系統同步運行,邯鋼新區已成為真正的數智化鋼廠。
牢牢抓住技術創新這個“撒手锏”,向精品化、高端化產品要市場。
“功勛軋機”又建新功!在薄板廠軋鋼車間,一卷卷銀灰色的精沖鋼順利下線,產品用于汽車安全帶卡扣、齒輪、剎車片等零部件制造。搬到新區后,“功勛軋機”已下線20多種新產品。
為什么叫“功勛軋機”?
原來,這臺軋機1999年從德國引進,代表著當時最先進的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工藝,它的投產結束了邯鋼沒有板材的歷史。生產的鋼板在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國家重大工程中立下汗馬功勞。
由于是進口設備,軋機關鍵模塊有技術“黑匣子”,多年來一直困擾著產線的提升。
借助搬遷契機,車間主任伊曉亮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他們與北京科技大學的專家共同攻克技術壁壘,全新開發了一套智能控制系統,讓老產線運行更快、變得更“聰明”。
目前,這臺軋機軋制的鋼坯厚度從70毫米擴展到230毫米,可生產高碳工具鋼、精沖鋼、新一代汽車用熱成型車輪鋼、高強汽車大梁鋼、高強車輪鋼、耐候鋼6類高端創效產品,在邯鋼新區繼續“挑大梁”。
4月18日,邯鋼新區再傳捷報。245噸精品中厚板集港完畢,將發往阿聯酋,這是中厚板產品首次打開中東市場。邯鋼新區投產以來,已開發40多個中厚板新品種,主要出口哥倫比亞、沙特阿拉伯等國家。
“退”一步海闊天空,搬出去再開新局。
創新“邯鋼經驗”,投產后的邯鋼新區,正以新產品、新工藝培育競爭新優勢,發展潛力持續釋放。而留在市區的邯鋼本部正加速釋放裝備優勢,與新區共同打造高端產品生產基地,進一步掌握市場話語權。
一體兩翼、雙向互融、多元發展,66歲的邯鋼翻開嶄新一頁。(河北日報記者 馬朝麗 賈楠)
記者手記
用好“邯鋼經驗”這個法寶
在邯鋼新區采訪,記者參觀了新區的展覽館。一張張生動的照片、一篇篇鮮活的報道,讓我們對“邯鋼經驗”有了更深的理解。
30年,歲月荏苒,滄桑巨變。
邯鋼變化的是:新區建成投產,技術攀“高”、產業向“新”,正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本部拳頭產品不斷豐富,重軌產品沿著“一帶一路”鋪設到1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體兩翼,共融共生,66歲的邯鋼更具競爭力。
邯鋼傳承的是:當年,邯鋼人推墻入海,直面市場,通過成本控制扭轉被動局面;如今,新區人依然敢為人先、敢于破局,在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盈利能力上實現自我跨越。
“邯鋼經驗”是個法寶。用好這個法寶,邯鋼人不僅停留在成本管理上。
曾聽一位老邯鋼人這樣說,邯鋼雖因“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而聞名,但如果當時不是抓成本控制的同時堅持抓技術革新,也不會取得那么輝煌的成就。
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今天,打造鋼鐵利刃的是更先進的科技、更珍貴的創新。邯鋼用成本管理,激發出員工的創造力,將原產線挖掘出了新潛力,產生了一個又一個新的效益增長點。
低投入、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也是企業競爭力的最終體現。
下游市場需求不旺、原燃料成本居高不下、鋼材價格低位運行……當前,鋼鐵行業面臨嚴峻挑戰,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不受百煉,難以成鋼。
企業最大的危機不是來自外部環境,而是來自企業內部。應對市場考驗,鋼鐵企業一手抓成本管理,一手抓技術升級,才能真正成為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企業,才能持續釋放發展活力。這正是對“邯鋼經驗”的傳承與創新。(賈楠 馬朝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