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雄安,沐浴著明媚春光,生機勃發。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設立7年來,雄安新區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稱奇跡:城市建設發展日新月異,科技創新應用活力迸發,優質服務創造新生活……高標準的規劃藍圖正在變為高質量的城市發展現實畫卷。
新高度:城市建設發展取得新突破
隨著一個個地標性建筑的崛起,雄安新區啟動區天際線悄然變遷——150米高的中國中化大廈,作為這片新天地中最高的建筑之一,3月底實現了主體結構封頂,象征著雄安迎來發展新高度。
3月27日拍攝的中國中化大廈建設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中國中化大廈附近,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建設正酣,建成后將成為新區活力門戶。目前,雄安新區380多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700多億元,40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
越來越多的央企總部和二三級子公司在雄安新區落戶,開始拉動這里的產業持續向高向新。
“雖然中國星網總部大樓還沒正式入駐使用,但圍繞中國星網的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產業鏈與創新生態正加速形成。”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局長王彥偉說。
這是位于雄安新區啟動區內的中國星網總部大樓建設現場(3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目前,空天飛行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在雄安掛牌投用,中國星網和電信運營商等單位組成的中國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加快組建,打造全新的“空天信息+”產業生態。中國電信謀劃打造空天信息港,芯聯新(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窄線寬激光器訂單不斷,可用于高空衛星測風、測距、測速等場景。
3月28日,芯聯新(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車間內調試設備。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2023年雄安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52家,目前央企已在雄安累計設立各類機構200多家,示范作用和集聚效應凸顯。此外,首批4所疏解高校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第二批疏解單位承接工作有序展開。未來,北京15所高校將向雄安疏解,使這里成為央企總部和高校聚集地。
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理念,雄安新區著力建設一座令人心向往之的“未來之城”。目前,雄安累計建設144公里地下綜合管廊,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建設,形成了涵蓋3大類、9個方面、200余項標準的智能城市建設標準框架。
來雄安投資創業的民營企業日漸形成聚集效應,為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動能。入駐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的中視播星(雄安)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元宇宙技術研發的“數字人”,既能開展直播帶貨,將來還能應用在學校、醫院等場所,提供咨詢、指引等服務。目前,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已聚集70家科技型企業,今年還計劃引進、孵化前沿技術企業不少于100家。
3月28日拍攝的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新場景:科技創新應用活力迸發
雄安新區之新,貴在創新,成在創新。
走進雄安科創中心,一項項創新成果令人耳目一新。作為雄安新區科學園管委會副主任,馬揚飚每天忙著接待高科技企業團隊,有時一天要開多個項目對接會,涵蓋量子通訊、芯片設計、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
3月28日,在雄安科創中心中試基地,普龍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展示巡檢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雄安高校協同創新聯盟、百家科研院所創新發展聯盟成立,雄安創新研究院創建多個科研平臺,為科技創新積蓄了新動力。雄安新區出臺12項科技創新支持政策和一批針對空天信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的專項支持政策,設立科創種子基金、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央企疏解基金等,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不久前,雄安入選全國“千兆城市”授牌儀式在雄安舉行,中國鐵塔(雄安)科創中心落戶雄安開展“室分+北斗”空間信息感知技術創新攻關。圍繞數字技術,雄安構建了智能網聯、IPv6、鴻蒙、光電子等創新生態,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資金鏈、價值鏈“六鏈融合”,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
場景應用平臺,是引領新技術新產業發展的實驗田。
去年底,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和首批9項場景大賽啟動,聚集開發一系列創新場景應用,推動最新技術和產品在雄安孵化、轉化、產業化、場景化,陸續吸引了530多家單位報名參賽。
雄安“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的探索與實踐,也為創新應用提供了豐富場景。
地上雄安,“聰明的路”與“智能的車”對話,無人駕駛智能網聯巴士納入城市公交體系;京雄高速實現運行狀態實時智能監測,路面異常交通事件監測縮短至30秒以內。
3月29日,無人駕駛智能網聯巴士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道路上行駛。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地下雄安,水、電、熱、氣等管線都“住進”綜合管廊;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100萬平方米地下空間將構成一座“地下城”,高鐵、地鐵在地下可平層換乘,旅客“出站即入城”;“5G+北斗”定位導航技術,為容東超過20萬平方米地下停車場提供導航。
云上雄安,“城市大腦”助力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孿生共建”,催生無數智慧應用場景。“刷臉吃飯”“獨居老人云守護”等智慧生活觸手可及,城市智慧管理變為現實。
新生活:宜居宜業“人民之城”造福百姓
手持“雄安一卡通”社保卡,北京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員工李茜既能在京雄兩地圖書館分別借閱圖書,還能在京津雄刷卡乘坐公交和地鐵。一卡在手,能辦事、能領錢、能看病、能乘車、能消費,方便省心。
“北京的事雄安能辦,雄安的事北京能辦。”隨著政務服務“同城化”提速,如今京雄107項服務事項實現同城化辦理,3500余項北京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可通過“云”窗口在雄安實現“跨區域無差別”辦理。
3月29日,市民在雄安政務服務中心內辦理業務。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雄安新區高標準布局公共服務資源,完善政策措施,下足繡花功夫建設宜居宜業“人民之城”。
“雄安落實中央一攬子特殊支持政策,疏解人員保障得到全方面加強。”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局長高立春說,雄安在三級醫院住院報銷比例、職工大病報銷比例等方面與北京市基本一致,在門診報銷比例等方面高于北京市;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貸款實現了“京雄同城化”;疏解人員子女轉學隨來隨辦,還可按規定轉學回北京并參加中高考。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內的學校(3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政策突破,保障了疏解人員在雄安創業和居住條件、工資收入總體不低于在北京時的水平。新建片區住房實行現房銷售、精裝交付、合理定價、交房即交證,且在享受公共服務方面實現租售同權。
雄安,這座新城人氣越來越旺,煙火氣越來越濃——
每周二早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普外科副主任曹鋒都登上班車趕往雄安宣武醫院接診患者,并手把手帶教年輕醫生。在120多名北京醫務人員支援下,雄安宣武醫院(一期)30個科室平穩運行,為患者提供與北京宣武醫院同品質的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等診療服務。
3月29日,醫生在雄安宣武醫院為患者診療。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在家門口的社區老年食堂,60歲以上老人就餐有打折優惠;零工驛站為居民推薦各種就業崗位,鄰里中心則讓居民日常理發、修理、縫紉等生活小事就近解決。在“15分鐘生活圈”,居民日常需求可以得到滿足。
不斷優化的人才環境,讓雄安成為年輕人“放下行囊、成就夢想”之地。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在雄安求職,可免費在人才驛站住宿一周,正式入職后可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并享受生活補貼。目前,雄安已累計引進“雙一流”高校人才3000余名、創新創業人才3萬余人。
2024年是雄安新區實現“聚要素”的重要一年,這里將持續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要素集聚力、自我發展力。
一座承載著希望和夢想的“未來之城”,正向我們闊步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