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85,我星期一早上經常坐這趟高鐵來保定,從北京西站到保定東站只需要42分鐘。” 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院長田劍向記者介紹著自己的“通勤習慣”。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向縱深推進,越來越多的北京醫生和田劍一樣開啟了京冀“雙城記”工作模式。
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15年,保定市兒童醫院由北京兒童醫院托管,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首家推行公立醫療機構跨省托管的醫院,如今是河北省八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之一,醫院名稱更名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
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央廣網發 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供圖)
醫療資源共享 協同紅利惠民
據田劍介紹,在北京兒童醫院和保定市兒童醫院合作的9年里,共有400多位北京專家、15000多人次來到保定,開展了6000余臺專家手術,會診疑難病例1萬余例,北京醫生們把先進的醫療技術、管理理念、人才品牌等優勢資源深度下沉到這里。
其中,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干細胞移植科于2021年6月25日整體落戶保定,設16間百級移植倉、4間千級移植倉,是我國北方最大、保定首家的兒童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填補了保定市干細胞移植倉項目的空白。此后,北京兒童醫院知名干細胞移植專家秦茂權教授及其團隊長期駐保,和保定醫院的醫護人員一同開展造血干細胞移植工作。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干細胞移植科常駐保定專家楊駿向記者團介紹科室情況(央廣網記者 王藝霖 攝)
“孩子恢復得很好,三個月以后再來復診就行。”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干細胞移植科常駐保定專家楊駿囑咐著來自江蘇的唐紅娟。
唐紅娟的孩子今年6歲半,4歲那年因反復發熱,伴有全血細胞減低、肝脾腫大,當地診斷不明,千里迢迢趕到北京兒童醫院問診,后被確診為EB病毒相關噬血細胞綜合征。
由于北京醫院床位非常緊張,主治醫生楊駿便讓她跟隨自己來到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就診。“后面所有的檢查和干細胞移植都在保定這邊做的,效果非常好,我們孩子恢復得也好。”唐紅娟說,沒想到在保定就能享受到北京專家、團隊的診治,而且在保定生活成本相對較低,為她們一家省了不少錢。
干細胞移植科醫護人員正在忙碌(央廣網記者 王藝霖 攝)
醫療資源共享,協同紅利惠民。據統計,托管9年來,該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年門診量由托管前的25萬人次增長到72萬人次,本地患兒轉診率下降90%,保定患兒在北京兒童醫院就診人次較托管前降低60%。本地的百姓對保定醫院的認可度、信賴度不斷提升,同時也吸引了全國各地患兒來保定享受高水平的優質醫療服務,逐步實現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作用。
輸血變造血 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信任彌足珍貴,責任重于泰山。隨著患者就醫滿意度、信任度不斷增強,引得當地的、省內的甚至全國各地患兒前來就醫,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需不斷壯大力量。
地圖上紅色大頭釘標示著就診患兒來自全國各地(央廣網記者 王藝霖 攝)
從輸血變造血,要在河北保定打造一支能力強且帶不走的醫護隊伍。對“輸血人”——北京專家,醫院制定規劃清晰的傳、幫、帶任務;對“受血人”——保定醫生,醫院對其進行學習內容及效果的考核。上至如何搞科研做課題,下到如何和患者說話溝通,北京專家手把手、心貼心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提升了本地醫務人員的學習興趣與效能,使保定醫院各專業的學科建設實現了倍增式發展,真正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中心保定病區副主任劉燕便是在保定醫院培養起來的本地專家之一。“過去,只要遇到病情稍微復雜點的患兒,我們會讓家長選擇去上級醫院接受更好的診治,因為沒有相應的檢查條件,有些疾病甚至大家都只在書本上見過。”劉燕講述著當時的情況。
“北京兒童醫院托管了我們醫院后,專家每周都會來手把手教學、一帶一出診,在攻克一個個學科難題中,我心中慢慢有了方向、有了干勁。”采訪時,劉燕和記者分享了個好消息,科室不久前剛剛又治好了一位家在石家莊的白血病患兒,家長很是感動,說“我們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記者 王藝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