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臘月,年味漸濃。一大早,走進景縣馓子制作手藝人張金懷的作坊里,陣陣油香撲鼻而來。
今年61歲的張金懷是景縣恒盛公馓子第四代傳承人,十幾歲便跟隨父親學做馓子。一年365天,一天工作15個小時,張金懷的手藝就在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起早貪黑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今他和妻子、兒子撐起了一個遠近聞名的馓子作坊。
香酥可口的景縣馓子。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梅勝 攝
馓子,是景縣的特色傳統美食,始于南北朝,相傳還曾一度作為貢品沿京杭大運河北上供宮廷享用。民國年間的《景縣新志》曾記載:“景縣馓子最出名。”景縣馓子素以其色澤金黃、口感酥脆、生津開胃、入水即化、便于儲存等特點,深受人們喜愛。在當地,馓子是景縣人常說的家鄉的味道,也是過年的味道。
“靠著傳統手工技藝和獨特味道,景縣恒盛公馓子在美食界有口皆碑,這幾年先后入選了衡水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榮獲‘冀字號名吃’‘燕趙老字號’等美譽稱號。”一說起這些,張金懷滿臉自豪。
張金懷和妻子正在進行搓條和盤條,為炸制馓子做準備。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梅勝 攝
“炸制前要提前五六個小時準備,經過稱面、和面、摔面、疊面,面團被反復疊、拉、搓、盤,最后成為一根細面,為防止粘連,需要在油中浸泡。等到充分醒面后,開始炸制,這時火候也是關鍵,火大炸碎了,火小炸不起來,炸好的馓子黃而不焦、松而不散,存放方便。”對于這門手藝,張金懷是如數家珍,“哪個環節都重要,哪個環節都少不了,這樣才能做出最地道的馓子。”
說話間,準備工作一切就緒的張金懷,顧不上休息,便忙活開來。
抻條、翻轉、定型……張金懷熟練地用筷子將面坯放入油鍋,順著巧勁翻面定型、出鍋。“水、面、鹽的比例一年四季各不相同,一般來說,夏天多放鹽,冬天少放鹽,冬天用溫水,夏天用涼水,根據天氣情況逐漸調整用量。”張金懷娓娓道來。
張金懷正在指導兒子炸制馓子。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文婧 攝
“平均下來一天要消耗50多斤面粉。”忙里抽閑的張金懷告訴記者,“全年無休,也從未想過什么時候退休。”
一直以來,妻子張桂芳都是張金懷的得力助手,從嫁過來起,倆人就配合默契,一個搓條,一個盤條;一個纏繞,一個炸制……
“我們兒子現在也開始經營馓子了。我家的馓子靠手藝‘出圈’,生意越做越紅火。”張桂芳說,兒子從小耳濡目染,手藝早已學成,后來娶了媳婦,全家人一起經營馓子生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有滋有味。
張金懷和妻子正在包裝馓子。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文婧 攝
“現代人對吃越來越講究,馓子也得與時俱進,我們還推出了禮盒包裝,就是想讓這門傳統手藝變得‘高大上’,一直傳承下去。”張金懷信心滿滿。
隨著年關的臨近,張金懷每天接到的訂單會比平時多出來不少,有預定20箱的,有預定50箱的,也有一口氣要下100箱的,但不論多少,張金懷都會盡心應承下來,“年前忙是忙,但都是老客戶,回了誰的單子都不合適,一鍋一鍋慢慢做。”
幾十年下來,張金懷固定的客源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新顧客也慢慢成了老客戶。“最忙的時候,一天下來兩口子要做100多斤面粉。”可即便如此,張金懷寧可自己忙點累點,也不輕易讓顧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雖然辛苦,但樂在其中。”是張金懷對這份手藝的評價。
“做手藝其實講求的就是一個口碑,過去日子苦,吃馓子是解饞,現在日子好了,再吃就是回味,堅持了幾十年純手工傳統手藝,為的就是讓更多人吃上地道的景縣馓子,傳承‘景’味美食,傳播‘景’味文化,讓傳統美食煥發新活力。”說話間,張金懷旁邊的案板上,已經炸制好的個個色澤金黃、形如盤絲的馓子,一捆捆整齊疊放著,越疊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