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祖迪 武佩劍 通訊員 田征
接連忙活完兩場演出,宋建亮回到位于秦皇島市昌黎縣宋莊村的“昌黎地秧歌傳承所”。
記者隨他走進傳承所大廳,只見里間的練功房內井井有條地擺放著折扇、戲服、手絹等演出道具。
“我常在這兒吃住,方便日常練功。”宋建亮介紹。
宋建亮的地秧歌團隊冒雪演出,熱情不減。宋建亮供圖
宋建亮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昌黎地秧歌代表性傳承人,7歲就拜名師學藝,至今已與地秧歌結緣30多年。
作為一項傳統民間藝術,地秧歌在秦皇島市昌黎縣已流傳千余年,是當地百姓的生活“必需品”,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沒有臺詞,全靠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來表現故事情節,這是昌黎地秧歌的一大特點。”宋建亮介紹,“地秧歌里有固定的角色——妞、丑、擓、公子,每個角色都性格分明、特點突出。就拿丑角來說,屬于‘搞笑擔當’,表情和動作都比較夸張,也應變快、招數多。”
宋建亮十分擅長丑角表演,說起表演訣竅,他如數家珍,“丑”在地秧歌表演中肩要活,腿要變,挺胸收腹胯要端;步子輕,亮相緩,情趣幽默要自然……
“要想表現得更傳神、有感染力,還必須把自己融入角色之中,琢磨人物內心,再對著鏡子一遍又一遍練習。”宋建亮說,有時為了一個動作,他要練上幾百甚至上千遍,臉笑僵、手腳麻是常有的事兒。
功夫下到了,甩帽纓、抖肩、晃腰、舞扇花這些地秧歌基本功和瞬時“變臉”的技能,宋建亮掌握得爐火純青。
演出時,只聽嗩吶一響,宋建亮就能丑角“附身”,渾身是戲,翻、轉、鉆、閃滿場飛。
但在學習和傳承的過程中,宋建亮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表演形式太土”“跟不上潮流”。
“不更新,不跟著時代的腳步走,就得不到年輕人的關注喜愛,最終會被淘汰的。”宋建亮開始嘗試改良地秧歌動作,為其注入“年輕元素”。
他苦學了三年武術,創造性地將武術動作與地秧歌融合,在保證不“走味兒”的前提下,獨創出“烏龍鉆天扇”“空翻亮相扇”“疊羅漢扇”等剛柔并濟的高難度動作,并融入《撲蝴蝶》《逗秧歌》《跑驢》等傳統地秧歌節目中。獨具特色的表演,讓昌黎地秧歌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宋建亮也將地秧歌“扭”上國家級舞臺,“扭”出了國門。
宋建亮為小演員化妝。宋建亮供圖
“昌黎地秧歌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宋建亮表示,作為非遺傳承人,自己有義務將地秧歌傳承發揚下去。
2014年,他自籌資金80萬元,建起“建亮民間藝術學校”,對地秧歌愛好者進行免費培訓。學員既有本地和周邊地區的地秧歌愛好者,也有來自北京、內蒙古等地藝術院校的學生專程來拜師。“只要他們肯學,我就愿意教,我希望他們對待地秧歌,不僅僅是玩,而是學到精髓。”宋建亮說。
在辦好學校的同時,他還把地秧歌文化帶進校園,義務擔任昌黎縣第二完全小學和虹橋小學等多所學校的民間文化課外輔導員。
“同學們,眼神兒和表情要到位,注意腳下步伐和手上動作變化……”在昌黎縣虹橋小學的舞蹈教室里,幾十名孩子正隨著音樂的節拍舞扇、晃腰、抖肩膀,架勢十足。
宋建亮指導昌黎縣虹橋小學學生的秧歌動作。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武佩劍 攝
宋建亮為孩子們細致講解,并一個動作一個動作耐心示范。“地秧歌動作看起來容易,但一招一式、一顰一笑可都有嚴格的標準。”宋建亮告訴記者,這里的孩子最長的已經學了一年半了,每次上課都特有精氣神。
“我扮演的是‘妞’。”
“宋老師,看我的動作標準不標準?”
“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上臺給大家表演。”
……
學生們爭相發言,表達對地秧歌的喜愛。宋建亮望向他們的眼睛里閃耀著不一樣的光芒。
能夠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地秧歌,并對地秧歌產生濃厚的興趣,是宋建亮最欣慰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