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擁軍家的“新項目”
——曲周縣王莊村一塊示范田改土治堿故事
12月11日,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高級農藝師牛新勝(中)和王莊村村民王擁軍(左)、王曉慶在查看苗情。河北日報通訊員 王喜民 攝
12月11日,冀南大地迎來大范圍降雪。曲周縣第四疃鎮王莊村村南,57歲的王擁軍在自家承包地查看小麥苗情。“好雪!有秋收畝產1700多斤玉米打底兒,明年‘噸半糧’有戲。”王擁軍高興地說。
“田間管理不要松,很有希望!”為王擁軍打氣的是老朋友牛新勝——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高級農藝師、科技小院指導老師。為應對近期的大雪和寒潮,他往地里跑得更勤了。
地頭,巨大的“曲周‘綠色噸半糧’萬畝示范基地”標牌格外醒目。王擁軍家12.5畝承包地就屬于示范基地。
今年是中國農大老一輩科學家到曲周改土治堿50周年,曲周縣與中國農大合作啟動“綠色噸半糧”項目。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大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滄州市考察旱堿地麥田。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和重要指示,令在曲周農業科研攻關一線的農大師生備受鼓舞,也讓與鹽堿地“斗”了50年的王擁軍攢足了勁。
“農大的項目,咱從來沒掉過鏈子。前面3個都成了,這個‘噸半糧’怎么也得沖。”王擁軍話說得硬氣,更有底氣。1973年以來,他腳下這塊地從“老堿窩”變成“噸糧田”“科技田”,浸透著一家三代人的汗水,更凝結了眾多農大人的心血。
上世紀七十年代,王莊是重堿區,村南這片地連草都難長,被稱為“飛機場”。為改變曲周28萬畝鹽堿地荒蕪面貌,1973年,北京農業大學(現為中國農業大學)部分教師赴曲周建立實驗站,開展改土治堿攻關。
“在農大老師指導下,鄉親們挖溝擴渠、灌溉壓鹽、抽咸補淡。”王擁軍說,他的父親王懷義當時是王莊村黨支部書記,就是他請老師們來村里的。老人2021年去世,生前總是念叨那些事。
據牛新勝介紹,王擁軍家現在這塊地當時是曲周旱澇堿咸綜合治理示范田,來自核心試驗田的各種新技術經過這里試用,成熟后再大面積推廣。
通過“淺井深溝,農林水并舉”綜合治理,1978年秋,地里第一次見到大面積綠苗。王擁軍回憶,第二年的麥收喜興得跟過年似的,據說公社書記都來幫他們村割麥子。
1983年,這塊地成為王擁軍家的承包地。此后收成一年比一年好,王擁軍終于能敞開肚子吃白面饃了。
到1988年,曲周縣鹽堿地得到全面綜合治理。1993年,北京農大參與的“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的研究與開發”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村里人都說,是北京的高人治好了鹽堿地。農大老師卻說,靠的不是高人,是科學。”王擁軍和鄉親們實實在在見識到科技的威力。
改土治堿初見成效,接下來是高產高效問題。1993年,王擁軍家的承包地迎來第二個項目,成為黑龍港上游農業高效持續發展研究課題示范田。
鹽堿地也能高產?人們起初并沒有太大信心。
“秸稈不當柴燒,翻到地下就能多長糧食?”一開始,鄉親們對秸稈還田等技術心存疑慮。牛新勝說,當時他們在埋有秸稈的示范田挖個坑,讓村民通過剖面觀察秸稈腐爛情況,一點點接受新技術。
種草固氮、精量播種、水肥后移、春草秋治……在農大人指導下,王擁軍的各種“老經驗”不斷被突破。2011年,王擁軍家的承包地實現“噸糧”目標。次年,曲周宣布建成“噸糧縣”。
“是農大老師讓咱開了眼界,長了本事。”王擁軍堅信,有科技撐腰,鹽堿地里“刨食”一樣有奔頭。
2009年,王擁軍家的承包地再添新項目,成為高產高效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研究項目示范田。這也是他第一次接觸到“現代農業”。
讓傳統農民成長為現代農民,并不是件容易事兒。2009年,中國農大在曲周建立全國首個科技小院,農大師生把課堂和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零距離、零費用、零門檻”為農民送去新技術、新理念。
“離農大師生越近,離科技也就越近。”王莊科技小院就建在王擁軍弟弟家,這也是他們爭取來的。
“我們開田間觀摩會、辦科技種植大賽,還通過直播講解新技術。”牛新勝說,為了給農民換腦筋,這些年科技小院師生想了不少辦法。“北油老呂、王莊俊山……”手機里這樣的聯系人有上千個,多數是向他請教過的農民。
2017年,王擁軍的兒子王曉慶退役回鄉,成為一名“新農人”。科技小院“學生娃”有技術,王曉慶有想法,兩邊一拍即合,各種新技術更多地應用到示范田。
“地里用上水肥一體化滴灌帶,一畝地澆一次能節水40立方米。肥隨水走,利用率提高20%。”王擁軍說,在科技小院師生支持下,示范田各項指標去年都已完成。
曲周科技小院成立以來,開發引進測土配方施肥、小麥玉米精播等25項關鍵技術,帶動曲周農業高產高效技術采用率從2009年的17.9%提升到2022年的53.5%。去年,曲周成為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目前,中國農大已在全國24個省(區、市)建立139個科技小院,培養出千千萬萬個王擁軍式的“土專家”“田把式”。
昔日鹽堿地實現“三級跳”,王擁軍對正在推進的“綠色噸半糧”項目信心十足。
一架翼展足有3米的無人機,載著50公斤肥料緩緩起飛,在農田上空往返撒肥……前不久,王擁軍家首次嘗試用無人植保機追肥。
“一分多鐘就能撒完一畝地。對比以前人工追肥,這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王擁軍介紹,前幾天,科技小院的幾個學生用無人機航測土地,下一步依托大數據打藥施肥,就更精準了。
“改土治堿是一場持久戰。隨著近年地下水位回升,耕地仍存在返鹽返堿可能,農業抗風險能力也需要不斷提升。”在牛新勝看來,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硬仗。
“明年,等我們的好消息。”王擁軍說。(河北日報記者 曹麗娟 劉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