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從天津西站首發的G8842次列車抵達大興機場站后,旅客在大興機場站內拍照留念。河北日報記者 耿輝 攝
12月18日,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鐵路(以下簡稱“津興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天津西至大興機場站間最快41分鐘可達。“軌道上的京津冀”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日7時58分,記者從天津西站乘坐G8842次列車,開啟了津興城際鐵路的首發之旅。
列車上,天津市香港商會會長楊亮賢分外激動。由于工作原因,他經常往返京津冀三地。以前他從香港回天津,都是從大興機場站坐高鐵到北京,再倒車到天津。如今他可以從大興機場站直接坐高鐵到天津西站。而且,鐵路部門還開通了從天津西站、唐山站經津興城際鐵路到雄安站的動車組列車,這讓他去雄安新區更方便了。
津興城際鐵路起自天津西站,途經天津市紅橋區、河北省廊坊市、北京市大興區,接入大興機場站,線路全長101公里,其中全長47公里的勝芳至固安東段為新建線路,設計時速250公里。
12月18日,G8872次列車停靠在雄安站。河北日報記者 耿輝 攝
列車行駛過程中,記者感到十分平穩舒適。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保定工務段安次線路車間主任李占春介紹,在津興城際鐵路建設時期,該段就將新建線路的軌距精調工作做到極致,全線動態平均軌距TQI(線路動態檢測綜合指數,數值越小線路越平穩)達到0.19,這在全國都處于頂尖水平,這也讓列車在線路上運行時更加安全、通暢、平穩,旅客乘車時更加舒適。
8時22分,列車到達安次站。記者看到,站臺上的電子地面顯示屏上滾動顯示著當前的車廂信息,方便旅客迅速找到對應車廂。“‘軌道上的京津冀’越建越智能了!”有乘客稱贊。
剛過永清東站,列車便鉆進一條“隔音隧道”。這是津興城際鐵路設計的一大亮點。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津興城際鐵路項目總工程師穆清介紹,津興城際鐵路穿過永清縣城最繁華的地段,為了降低火車通過時產生的聲音對周邊居民的影響,他們建設了全封閉式聲屏障,保證了沿線居民的生活品質。
8時50分,列車到達大興機場站。“15分鐘!太方便了,家門口有了高鐵站,與機場的距離也更近了。”下車時,從永清東站上車的乘客肖揚不禁感嘆。
津興城際鐵路的開通,結束了永清縣不通高速鐵路的歷史,把永清縣拉進了中國高速鐵路網。同時,結合地方需求,增設了安次站,能夠輻射廊坊高新區,推動沿線地區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廊坊市發改委一級調研員張志強表示,津興城際鐵路新建段47公里全部在廊坊域內,該項目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廊坊域內繼津保鐵路、京雄城際鐵路、京唐城際鐵路后開通的第四條高速鐵路,這些項目的開通運營,極大地方便了沿線群眾出行,對廊坊全方位融入京津雄“半小時交通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津興城際鐵路開通運營,“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奔跑。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計劃統計部高級經濟師侯立波介紹,自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開通以來,15年間,京滬高鐵、京廣高鐵、津秦高鐵、京張高鐵、京雄城際、京哈高鐵、京唐城際等多條線路開通運營,京津冀地區高鐵總里程由2008年的118公里增長到現在的2576公里,實現了京津冀都市圈1小時通勤,京津冀主要城市間2小時通達交通圈也基本形成。(河北日報記者 方素菊)
亮點解析
車站各具特色 設備智能高端
近日拍攝的高壓防護棚。高壓防護棚修建在津興城際鐵路與高壓輸電線路交叉段,為行車設備和高鐵列車提供安全保障。 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 攝
新建高鐵站各具特色
津興城際鐵路全線共設天津西站、勝芳站、安次站、永清東站、固安東站和大興機場站6座車站。其中,安次站和永清東站為新建車站,其余為既有車站。
安次站位于廊坊市安次區,距離大興機場站50.83公里,距離天津西站49.96公里。設有站臺2座,站臺采用當前車廂電子地面顯示屏,方便旅客迅速找到對應車廂。站房正立面以玻璃幕墻為主、鋁板幕墻為輔,整體形象提取了橋梁的形態特征,同時融入風箏元素。為了讓旅客在冬天候車更溫暖,車站采取地暖采暖的方式,在達到同樣室溫的條件下,比其他傳統采暖方式節能15%左右。
永清東站位于廊坊市永清縣,距離大興機場31.23公里,距離天津西站69.56公里。車站共設6線,其中正線2條,到發線4條,設有站臺4座,站臺采用當前車廂電子地面顯示屏。站房內除設置了男女衛生間、無障礙衛生間外,還設置了母嬰室,母嬰室燈光采用了嬰兒護眼吸頂燈,目的是更好地保護“小乘客”的視力發育。
近日,永清東站工作人員在巡檢地暖設施運行情況。永清東站候車大廳內鋪設了地暖,冬季室溫可達20℃。 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 攝
大量應用智能化工裝設備
四電工程是高鐵建設中通信、信號、電力和電力牽引供電工程的總稱,是整條高鐵的“中樞大腦”和“動力之源”。
據中鐵電氣化局施工負責人陳安介紹,在津興城際鐵路的建設中,他們首次在國內每小時250公里的有砟鐵路上應用了簡統化腕臂,安裝更快捷、維護更方便。同時大幅應用智能化工裝設備,研發的接觸網腕臂預配平臺,具備按需上料、精準定位、自動下料等諸多功能,研發的硬母線自動化生產線,可遠程下發三維模型數據驅動設備生產,實現不同規格原材的自動抓取上料、剪切沖孔、激光打碼等流水作業,該裝備的研發也填補了行業空白。
此外,中鐵電氣化局還投入了網線水晶頭注塑平臺、信號打孔機器人、腕臂安裝機器人等智能設備,通過這些智能化工裝設備實現了施工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提高了作業效率和精度。(河北日報記者 方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