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河北省“十佳博物館”培育單位公布
到博物館觸摸燕趙文化強勁脈動
入選第一批河北省“十佳博物館”培育單位名單
正定博物館、平泉市博物館、蔚縣博物館、李大釗紀念館、霸州市博物館、易縣博物館、黃驊市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鄴城博物館、定州博物館
初冬時節,登上正定南門城樓舉目遠眺,古寺古塔、古街古樓映入眼簾。位于千年隆興寺外的正定博物館,迎接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博物館內,“‘與古為新’石家莊名碑名帖研究推廣暨專題展”日前在這里開展。本次展覽60余幅書法作品,圍繞龍藏寺碑、中山篆等經典碑帖進行臨寫和創作,它們或剛勁有力、或雄勁灑脫,充分展現了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
“正定古城,我來過很多次,不過來正定博物館還是第一次。”石家莊市民蔣燕參觀完名碑名帖書法作品專題展,又到“境生像外”佛造像展廳、“瓷韻華章”瓷器展廳和“正定名人”展廳參觀,“正定歷史底蘊深厚,文化藝術璀璨,逛完正定博物館,進一步加深了我對這座千年古城的了解。”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走進博物館,是為了快速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探索城市的文化底蘊。近日,正定博物館、平泉市博物館、蔚縣博物館、李大釗紀念館、霸州市博物館、易縣博物館、黃驊市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鄴城博物館、定州博物館等10家博物館入選第一批河北省“十佳博物館”培育單位。這些各具特色的博物館作為文化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功能、使命,講述著燕趙大地的滄桑變遷,在這里可以觸摸到燕趙文化的強勁脈動。
“以前歷史書上講過陶器、石器,但沒見過實物,來博物館看過之后,才發現和想象的不太一樣。”11月5日,河北易縣中學組織學生到易縣博物館開展研學活動,同學們看完博物館“易水長歌”主題展覽后紛紛表示,這座博物館有趣有料,讓他們對北福地遺址、燕下都遺址、清西陵、狼牙山五勇士壯舉等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文物不是塵封的古董。博物館的真正價值,在于傳播文化、啟迪世人、提升素養。”易縣博物館館長張朋鳴介紹,易縣博物館組織了形式多樣的研學活動,同時開展送展覽下基層活動,展板展示、講解員解說,一次次走訪,一場場巡展,延伸公共文化服務功能,不斷擦亮河北文化名片,為歷史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貢獻著博物館的力量。
深挖博物館潛能,延續悠長文脈,我省“十佳博物館”培育單位為河北文化建設增添了亮麗色彩。平泉市博物館依托豐富的文物資源,每年策劃推出多個臨時展覽和形式多樣的社會教育活動,成為宣傳文化的重要窗口;蔚縣博物館講述燕趙大地中原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交融碰撞;霸州市博物館已經成為挖掘與傳承宋遼邊關歷史文化多元融合的重要平臺;黃驊市博物館海洋珍奇生物、中國鹽史等展覽,講述著當地文化的獨特性;武強年畫博物館里題材豐富的年畫作品,蘊藏著農耕時代中國民間的立體影像;鄴城博物館擁有大量展品引領游客感受六朝古都鄴城的歷史遺韻;定州市博物館豐富的館藏文物,展示著定州獨具魅力的文化內涵……
第一批河北省“十佳博物館”培育單位還與紅色文化相結合,讓公眾從中感受紅色基因的薪火傳承。李大釗紀念館,每年都會迎來百萬游客參觀,瞻仰廳一角的小桌上,“山河無恙,國富民強。盛世華章,如您所愿”“大釗精神永追憶,紅色血脈續征程”等深情話語,飽含著人們對李大釗的深切懷念。易縣博物館“氣壯山河”展區,圖文生動介紹了狼牙山五勇士故事,讓參觀者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禮。
“第一批河北省‘十佳博物館’培育單位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帶動全省中小博物館整體提升中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凝聚起了推動博物館改革發展的合力。”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北日報、河北日報客戶端記者 史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