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種麥,才會有好收成”
——在涿州市豆莊鎮白家莊村
10月8日,寒露節氣,涿州清晨的氣溫已降到了10攝氏度左右。豆莊鎮白家莊村的牛要軍吃罷早飯,就開著播種機來到了村南的田地里。
在排種器里加上種子,往排肥箱里倒上復合肥,馬達響起,開溝器旋轉,鎮壓輪翻滾……到上午10時,牛要軍已經完成了3家人近10畝地的播種。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這個時節,農機手是最累的,也是最受歡迎的。”牛要軍說,從10月5日開始,他就一天到晚在地里忙著播種。
把牛要軍引到自家地里,邱士如跳上播種機,開始往機器上裝早已準備好的種子和化肥。“種糧最耽誤不起的是時間。雖然今年夏天發了大水,秋糧收成不好,但是今年的土壤墑情好,估計明年夏糧能有個好收成。所以,大家都想趕緊把小麥種上。”邱士如說。
白家莊村有2000多畝農田,在今夏洪水中,大部分土地過水。“為保證冬小麥的種植,鎮里提前對水淹耕地進行了秸稈粉碎和土地旋耕,還專門派人來檢修了機井。我們村也積極行動,對水毀的田間道路進行了修復,保證人和機器能進入到田里作業。”白家莊村黨支部委員魏漫介紹,目前村里的4臺播種機都已經在地里開始播種了。
據了解,豆莊鎮將冬小麥種植工作作為當前災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前謀劃全鎮冬小麥播種工作,組織村專干、種植大戶召開專題會,統一思想認識,積極備戰冬小麥播種工作。“從10月5日起,鎮里每天要求各村匯報播種進展,出現問題,會及時幫助解決。”豆莊鎮黨委宣傳委員張騰說。
“種地看農時,更需要技術支持。你看,這是河北農大的甄文超教授9月27日在我們市冬小麥生產管理技術講座上的課件,我們通過微信轉給了每個農戶。”魏漫拿出手機,打開一個文件,展示給記者。
魏漫說,為更好地提供農業技術指導,該市農業農村局制定了《涿州市冬小麥技術方案》《涿州市冬小麥播種施肥技術方案》《涿州市冬小麥播種選種及種子處理方案》等一系列技術方案,并邀請中國農大和河北農大專家對該市村干部和農業技術骨干進行了兩次大規模技術培訓。“剛接到通知,明天在松林店鎮還有一個冬小麥種植示范現場會。”
“哎,你說這個,我還真得回去好好看看。現在種地也不能全靠經驗,還是要科學種麥,才會有好收成。”邱士如在一旁插話說,有了農技專家指導,信心更足了。
秋陽之下,一粒粒麥種在播種機的往返作業中播入松軟的土地,也種下了人們對災后恢復重建的新希望。(河北日報記者 梁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