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30日,首屆考古科學大會在河北張家口陽原召開。大會期間,記者獲悉,“東方人類的故鄉”泥河灣已啟動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
泥河灣遺址群享譽海內外,這里發現200萬年來數量巨大、分布集中且文化序列連續的古人類遺存。至今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300多處,其中百萬年以上遺址就有50處,而且其文化連綿不斷,蘊含的科學價值和文化元素獨特而珍貴。
泥河灣盆地小長梁遺址地貌。河北日報、河北日報客戶端記者 龔正龍 攝
泥河灣遺址群的發現與研究,為世界人類多地起源說提供了翔實的證據材料,對復原古人類的演化過程、重建中華大地先民的史前史、探尋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根基不可或缺。
目前,泥河灣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已聘請專業團隊編制申遺工作計劃和時間表,爭取今年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接下來,陽原將緊緊依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師范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推動泥河灣研究與保護利用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助推泥河灣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
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主題雕塑。 河北日報、河北日報客戶端記者 龔正龍 攝
據了解,在泥河灣遺址群考古研究和保護利用情況方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簽訂了《泥河灣科考工作合作研究協議》,在泥河灣盆地連續實施《泥河灣遺址群考古工作計劃》,新發掘泥河灣遺址20余處,出土古人類文化遺物10萬余件,并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泥河灣盆地古人類起源、演化的材料日益豐富,文化序列更加完善。此外,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經建成,泥河灣研究中心投入使用,泥河灣遺址博物館主體即將竣工。(河北日報記者 史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