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時節,春意萌發。在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趙莊鄉上貫峪村的山崗上,漫山遍野的杏花競相開放。今年75歲的村民安保群坐在院里,看著自己栽植的這片杏林如今山花爛漫,臉上洋溢著笑容。
安保群一家在山崗上栽種的杏林正陸續開花。新華社記者 馮維健 攝
上貫峪村位于太行山東麓,曾是個貧困山村。1999年,當地發出治理“四荒”的號召,推出開墾綠化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的優惠政策,鼓勵人們綠化荒山。安保群一家從此與樹結下不解之緣。
當年,從外地打工回鄉的安保群響應號召,與上貫峪、賈莊、店西峪三個村簽訂了荒山治理承包合同,承包荒山3000畝。 “由于地處幾個村的交界處,這片荒山沒人管。撿拾柴火、放羊、養牛的村民都會上山,把這片山搞得光禿禿的。”回憶起當年的場景,安保群百感交集,“看著眼前的荒山,感覺自己有使不完的勁兒,就想讓山快點變綠。”
“第一年以修路為主。有了路,鋪上水管,再挖好水平壕,才能開始植樹。”安保群說,植樹并沒有他們想的那么容易,也吃了不少苦。“山石多,土層淺,樹很難扎根。不僅成活率低,而且一下大雨樹坑就被沖毀了,樹苗隨著泥水滾進溝里。2000年,有一半的樹死掉了。”
為了早日改變荒山禿嶺的面貌,安保群帶著妻子、三個兒子和大兒媳在山上蓋了簡易房,從村里搬到山上住。他們在植樹過程中還摸索出了一整套植樹辦法,讓樹苗成活率提高了約20%。
安保群的大兒子安福興察看杏樹長勢。新華社記者 馮維健 攝
治山植樹過程中,安保群先后遭遇三次事故,最輕的一次造成了半個肩膀脫臼,還有兩次分別摔斷了肋骨和左肩胛骨。他說,“扛石頭的時候摔倒了,石頭砸的。現在左肩膀還打著一根鋼釘。”受傷后的安保群也逐漸將治山的重擔交給大兒子安福興。
二十多年來,安保群一家帶領鄉親們栽植的樹木涵蓋杏樹、核桃樹、蘋果樹、板栗樹等10多個品種,總量達10萬余株,植被覆蓋面積超過了1000畝。通過科學治山,2022年,安保群一家在山上的果木收入突破10萬元。
“我計劃在山上再栽100畝板栗樹。”安保群說,他最大的夢想是讓果樹滿山,給子孫留下一筆綠色財富。(記者 馮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