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本解讀】
京津冀定制快巴為“出行難、通勤慢”破題
從燕郊到北京國貿1小時直達
廊坊燕郊與北京,只隔一條潮白河。
每天清晨,這座河北小鎮上會有數萬人搭乘公交或小汽車等交通工具,涌向對岸北京的單位。許多人耗在路上的時間在一個半小時以上。
定制快巴的開通,縮短了不少人的通勤時間,這其中就有張海超。
2022年7月25日,三河(燕郊)至北京通勤定制快巴正式開通運營,燕郊居民張海超由首發站星河園小區乘車,可實現1小時直達北京國貿。
目前,京津冀定制快巴已開通廊坊燕郊、大廠、香河至北京國貿主線路3條、支線10條,惠及8.9萬人。
從“走得了”到“走得好”
2月20日,星期一。
北京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官微提醒:受通勤、通學出行疊加因素影響,早高峰提前,預計7時15分左右進入中度擁堵狀態,8時左右進入嚴重擁堵狀態。
7時,一輛車身繪有“定制快巴”字樣的大巴車,緩緩停在星河園小區門口,張海超正在路邊排隊等車。
車前門位置設有檢票機。輪到張海超時,他從外衣口袋里掏出提前準備好的身份證,像刷公交卡一樣,將卡片貼近感應區,同時抬臉對準攝像頭,只一兩秒鐘,便檢票成功。
車上大多是年輕面孔。背雙肩電腦包的小伙兒,拎大牌手袋的姑娘,張海超覺得有幾個臉熟,卻從沒說過話。乘客們一人一座,都很安靜,或刷手機消磨時間,或靠在椅背上打盹兒,沒人為路況發愁。
陸續又在兩三個小區停車上客后,定制快巴便駛入通(州)燕(郊)高速直奔北京,一路不停。車窗外,許多小汽車已在進京檢查站前排起長龍。
來燕郊5年,張海超曾覺得家離北京“很遠”。為了上班,他每天5時起床,必須在6時前擠上公交,再倒一或兩趟車去換乘地鐵,才能確保8時30分趕到位于北京北三環的公司打卡。
“有座兒嗎?”記者問。
“能擠上去就不錯了。”張海超打了個比方,“車門一開,公交就像‘嘩’地吐了一樣。”
坐慣了定制快巴,張海超很難想象那段“朝五晚九”的日子是怎么堅持下來的。現在,他會在每周五把下一周的上班車票提前買好,“我常選的7點至7點半時段最搶手,買到了,能踏實一整周。”
相比公交通勤,定制快巴進京單程15元的票價并不便宜。
“得看怎么想了。”皮質座椅、電視、免費WiFi、充電接口配備齊全,張海超覺得,“現在每天最放松的,就是上下班這段路。”
他還和家住通州的同事互算過一筆賬,自己往返都坐定制快巴,算上打折票,每月支出大概500元左右,對方開私家車上班,一個月加兩次油,費用其實差不多,“但我能走公交專用道,快呀。”
在張海超看來,定制快巴改變的不只是通勤體驗,還有生活節奏,“每天不再睜眼就走、倒頭就睡,在家也能踏踏實實吃完早飯了。”
臨近8時,定制快巴抵達地鐵國貿站G口,全程不到1小時。再往前,是世貿天階、尚都SOHO、財富購物中心。摩天大樓腳下,都市白領們匯入人海,成為北京一朵朵奔涌的“浪花”。
從“彼此協作”到“不分彼此”
定制快巴能“圈粉”,關鍵是“快”。
而“快”的背后,是京冀攜手創新解決難題。
據統計,燕郊進京上班族主要依靠公交和小汽車通勤。其中,搭乘小汽車的占比35.2%,早、晚高峰時主要路段交通流量大、易擁堵。
為“出行難、通勤慢”破題,京冀兩地的交通、公安等部門和當地政府坐到了一張辦公桌前,共同為定制快巴出謀劃策。
進京安檢等時長是反映最集中的問題之一。
“將這一環節前置,定制快巴創新采用了遠端安檢。”三河市交通運輸局客運出租管理大隊大隊長陶波解釋道,乘客在線上實名購票的同時,信息就已同步至公安系統,“乘車當天,本人在檢票機上刷身份證快速核驗后,就能實現不下車快速通過進京檢查站。”
不僅如此,為讓定制快巴“快起來”“更便捷”,京冀兩地交通部門還在深入調研和實地摸排基礎上提出,凡納入定制快巴系統車輛均可使用公交專用道、在京內地鐵口和寫字樓宇等地段設立上下客點。
“不得不說,這樣的停車點位設計太‘走心’了。”張海超說,“下車20米就是地鐵口,如果這段距離變成200米,看似只多幾步路,但對還要換乘的上班族來說,預留在路上的時間就要拉得更長。”
2022年,定制快巴“跑”進了北京市“十四五”交通發展規劃,由燕郊進京的平均用時也壓縮至55分鐘。
陶波介紹,目前,三河(燕郊)至北京定制快巴線路由京、廊兩家龍頭客運企業負責運營,“已投入28輛車,日均往返乘客2400人次。”
京冀攜手推動的定制快巴,也讓“交通一體化”在張海超眼里有了更直觀的樣子:統一采用大中型客車、統一車身顏色、統一司機著裝、統一票價、統一站點設置……
“除了牌照上的‘京’和‘冀’,誰能看出每輛定制快巴有何不同?”張海超說,“‘京津冀協同’或許就是這樣不分彼此吧。”
從“幾條線”到“一張網”
定制快巴打破了傳統客運定點、定班、定線模式,是一種門到門、點到點、隨客而行的全新出行方式。
正因如此,它關注每一位乘客的出行訴求。
開通半年多來,在“京津冀定制快巴”微信公眾號的后臺留言區,廊運集團北部定制客運有限公司副經理陳東宏明顯感受到了人們需求的變化,“以前只要有車就行,但現在,大家希望站點就在樓下。”
燕郊居民田成龍曾多次為自家的燕京航城小區“發聲”。他還加入了定制快巴乘客討論群,“都是自發組織起來的,有人會發一些調查問卷,讓大家填寫期待的發車時間和設站位置等,我參與過好幾次。”
好消息在今年1月31日傳來。定制快巴又新增一條燕郊進京線路,始發地就是北部社區燕京航城,途經燕靈路、學院大街,直達北京國貿CBD核心區域建外SOHO和光華路。
“根據乘客的反饋需求,又經過多次調研,此次新增線路補充了燕郊中部社區站點的不足,也體現了快巴的‘定制’特點。”陳東宏說。
除了線路,發車時間也在“呼聲”中不斷優化。針對每周各工作日不同的道路狀況,燕郊至國貿線路周一首班車較開通之初提前了10分鐘,周二至周五則延后了20分鐘;晚高峰末班車也推遲至21時。
在陳東宏看來,“虛擬站點”是定制快巴最具特色的設定,“可以使乘客不受公交點位影響,在小區門口附近上下車。乘客訂票后可在手機端看到乘車點位照片并導航前往,大大提高了設站靈活性。”
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向廣度深度拓展,定制快巴還承擔著“打造廊坊北三縣跨區域通勤客運先行先試樣板”的任務。
“目前來看,燕郊進京需求還沒有得到充分滿足,需要持續增加運力予以保證。大廠、香河乘客需求需要進一步挖掘。國貿出京客流需要細分場景,精準對接。”陳東宏說。
新計劃已經提上日程。今年,燕郊至國貿地區計劃開通102國道沿線和天洋城小區等區域的進京線路,未來還將根據乘客需求研討規劃燕郊至望京、中關村、豐臺總部基地、亦莊等地區的定制通勤線路。
陳東宏說,全力打造環京地區一小時通勤圈,定制快巴正在從“幾條線”跑成“一張網”。(河北日報記者 張懷琛)
【數讀協同成績單】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綜合交通網絡基本形成。
“軌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建設,河北通車里程達到8243公里,位居全國第2位,實現市市通高鐵。
互聯互通的公路網絡全面構筑,河北公路里程達到20.9萬公里;高速公路達到8326公里,位居全國第5位,實現縣縣通高速。
打通拓寬京津“對接路”42條段、2540公里,連通干線公路達到47條、74個接口。(整理/河北日報記者 方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