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世豪 張瑞雨
行走在雄安新區,冬日的寒風擋不住建設者們的熱情,目力所及之處,塔吊林立、熱火朝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如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把雄安新區打造成典范之城,這成為出席2023年河北兩會的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
綠,還要更“綠”
陽光灑在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頂,1.77萬塊多晶硅光伏組件閃閃發光。
可別小瞧這些光伏板,這可是采用了“光伏建筑一體化”的方式設置發電系統,并網發電兩年多來,已累計發電超過1000萬千瓦時。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頂分布式光伏電站。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如今,綠色低碳理念已經延伸到雄安新區的各個方面:新建項目中綠色建筑占比達100%,高速公路可光伏發電,村民提籃購物、垃圾分類、物品再利用已經形成習慣……
“綠色,還要更綠!”雄安新區的綠色實踐引起代表委員們的共鳴。
雄安新區是河北同類型地熱資源中儲量集中、出口溫度高、開發利用條件最好的區域。雄縣地處華北地區最大的地熱田的最佳部位,城區清潔能源供熱覆蓋率已經達到95%以上。
雄安新區“千年秀林”美景。資料圖
“依托地熱資源富集優勢,構建以地熱供熱為主體,地熱發電、地熱農業開發、溫泉療養等為多翼的地熱能產業體系。”省人大代表,雄縣縣委副書記、縣長付紅瑜帶來了“支持雄安新區開展地熱資源綜合利用示范”的建議。
付紅瑜表示,圍繞建設“溫泉康養暖城”的規劃定位,雄縣將在用好地熱資源上精準發力,通過合理化、規范化、多元化開發,探索構建雄安新區多能互補的新型能源體系,促進溫泉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讓雄縣能夠成為“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北文旅品牌中不可或缺的一站,更好造福新區群眾。
省政協委員、國網電易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雄安運營中心)運營總監徐慧明帶來了推動建設零碳/低碳園區的建議。
雄安城市計算(超算云)中心項目效果圖。資料圖
“園區作為終端用戶,碳排放占全國的比例約31%,園區降碳是我國終端用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牛鼻子’,深入挖掘園區降碳潛力,對落實國家雙碳目標意義巨大。”徐慧明說。
零碳/低碳園區是一個綜合體,涉及電網建設、建筑本身、冷熱能源供應,甚至包括碳捕獲、碳儲存技術。徐慧明從標準制定、政策引導、產業布局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我們在雄安新區工作,正在努力推動零碳/低碳園區在新區落地應用,不斷集聚高端高新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雙碳’目標落地見效。”徐慧明說。
疏解,更要融入發展
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3家央企總部正在加快啟動建設,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注冊落地,首批疏解的高校、醫院基本確定選址……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落地之后如何實現更大作為,這也成了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作為全球第三、中國第一的種子企業和全國最大的農業綜合服務企業,中國中化正在積極推動下屬企業與雄縣、安新縣等積極對接,加快現代種業和農業綜合服務業在雄安布局。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我建議加大對現代種業企業和其它農業高技術企業的引進力度。”省人大代表,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方說。
雄安新區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發展,雄縣入選“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安新縣成功申創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張方認為,這是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難得機遇,也為落地企業實現更好發展提供廣闊平臺。
雄安5G創新發展合作大會上觀眾現場體驗智能設備。 資料圖
“在雄安新區未來發展中,要加快5G深度融合和6G布局。”省人大代表晉晶晶說。晉晶晶來自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的二級單位,也是首批在雄安新區落地的央企子公司。
晉晶晶認為,疏解過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將自身業務融入新區發展中。自2018年7月,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在雄安成立,企業加大投入力度,成功落地容東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啟動區城市數字道路等多個重點項目。
“為進一步加快5G應用規模推廣,前瞻布局 6G 網絡技術儲備,服務數字經濟發展,我建議鼓勵在雄企業使用5G技術實現數智化轉型升級,加大5G融合應用場景的支持力度,推動規模推廣,更好服務新區高質量發展。”晉晶晶說。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雄安新區設立五年多來,省人大代表楊丙軍最大的感受是:躺在綠地上仰望藍天白云,就像看油畫一樣,非常漂亮。
“這是我小時候才有的感覺,我專門就‘留住更多鄉愁’提出建議。”楊丙軍是土生土長的雄安人,現在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安新蘆葦畫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雄安新區悅容公園是新區重要的生態和休閑空間。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楊丙軍結合自己所在的行業,提出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讓鄉愁的根脈隨著城市的發展更好保留。
楊丙軍以自己長期工作的雄安新區為例進行說明:雄安新區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3項、省級24項、市級102項。其中,雄縣的鷹爪翻子拳、安新圈頭村音樂會、白洋淀葦編畫等非遺項目深受群眾歡迎。
“鄉愁文化保護和利用得好不好,關乎雄安新區的文脈傳承質量。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常好的載體,我們建設未來之城,一定要守護好歷史文化根脈,留住更多鄉愁。”楊丙軍說。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雄安新區一直高度重視這項工作。
2020年夏天,五棵百年棗樹移植到悅容公園。整個過程盡可能保持古樹的原有生長樣貌,保留這些古樹所承載的美好記憶。
這些細微之處的變化也讓在雄安新區工作的晉晶晶看在眼里。從外地隨企業到雄安工作后,晉晶晶開始融入這座城市。
晉晶晶把自己當成雄安人是從公園開始的。“我閑暇的時候喜歡這里的公園,一天突然發現公園里的樹、橋、湖似曾相識。想了想,原來這些場景在家鄉見過,感到非常親切,一下子就找到了‘鄉愁’。”晉晶晶說。
從“雄漂”到“新雄安人”,晉晶晶看著身邊的點滴變化,不斷增加心中的歸屬感,她說:“雄安不光是當地人的雄安,還是我們大家的雄安,我們一定會把這座未來之城建設好,打造典范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