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歡慶十一國慶節、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10月6日,河北博物院舉行賦活文物時代新生——“戰國中山國服飾復原設計”項目成果線上展演。這場形式新穎的古代服飾秀,瞬間把人們帶回到了兩千多年前的神秘中山國。
本次活動以展示戰國中山國服飾文化為線,通過闡釋服飾所依托的文物元素之內涵,巧妙講述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清晰勾勒出兩千多年前戰國中山國的歷史概貌。同時,活動借3D人物復原形象“小玉人”的歷史穿行,連接傳統與現代,實現古今“中山”的對話,進而展現文物的永恒魅力與時代活力。
“展演內容十分豐富,涵蓋賦活文物時代新生的創意理念、基于深入研究的設計細節及豐富的研究、復原成果展示等多個方面。”河北博物院社會教育部主任劉衛華介紹,展演參考小玉人、銀首人俑銅燈、狩獵宴樂圖銅蓋豆、六博棋盤等文物的造型或紋飾,結合中山三器等代表性文物的文本信息,利用3D服裝模型、復原服飾設計、現場展示等手段,輔助以朗誦、視頻等形式,全方位、立體化地呈現出戰國中山國的國史、政治、軍事、農桑、宴飲、禮樂、文化等。
此外,本次展演形式新穎,注重互動體驗。3D虛擬人物形象口述中山國史,情景短劇《尋夢中山》演繹中山國歷史上的重要篇章,童聲朗誦與志愿者朗誦表達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T臺秀集中展示現階段的復原服飾作品及創意服飾……展演中,現實演員與虛擬人物密切互動,舞臺設計、多媒體手段運用恰到好處。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推進‘戰國中山國服飾復原設計’項目,對戰國中山國的典型性、代表性文化元素繼續深入研究與創新性闡釋,向觀眾朋友展現戰國中山國的深厚文化底蘊和激蕩人心的文化力量。”劉衛華表示,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就是要立足文物、發揮創意、大膽想象,合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多樣化展示途徑,激活歷史記憶,讓觀眾喜歡看、看得懂,加強觀眾與文物互動,使古老文物在當代煥發新的活力。(記者 史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