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井復涌面貌新,飲水安全日子甜。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二次全會精神,我省各地通過發展農業節水、增加引江引黃水量、開展清河補水行動等舉措,加快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邢臺、滄州等地多年枯竭的泉水古井開始復涌,更多的居民喝上了安全甘甜的引江水。
在邢臺經濟開發區東汪鎮武家莊村,原本干涸的狗頭泉湖面,由于近段時間泉水持續復涌,已是水光瀲滟、碧波蕩漾,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前來觀賞游玩、休閑納涼。
邢臺市東汪鎮武家莊村村民 李小紅:
特別高興,心情也很激動,每天都拿著棍兒來這測量,跟大家說今天漲多少明天漲多少。
邢臺百泉泉域由百泉、狗頭泉、黑龍潭等15個泉群組成,泉眼成百上千,故稱"百泉"。隨著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的增加,地下水超采導致泉水斷流,1986年泉群干涸。邢臺市采取強有力措施綜合治理地下水超采和水生態保護修復,去年通過南水北調為七里河生態補水6500萬方,關停自備井1200眼,對企業用水、生活用水充分進行江水置換。隨著地下水的持續補充,去年8月開始,狗頭泉、黑龍潭、小兒泉等相繼復涌,目前,百泉泉域水域面積790畝,最深水位達45米,蓄水量約1050萬方,水域面積和水位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位于京杭大運河沿岸的滄州市東光縣油坊口村,一口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干涸古井如今又見清水,目前水位深約7米。隨著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古井復涌,大運河恢復通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東光縣以此為契機,持續提升村容村貌,促進鄉村旅游,規劃建設的萬畝運動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55%,已經成為大運河畔的一顆璀璨明珠。
衡水景縣苦水營村,因過去地下水又苦又咸而得名。這里地處華北漏斗區,含氟量高達正常飲用水標準的3倍。為了能讓全體村民喝上健康水,景縣先后投入3億多元實施四期南水北調農村生活水源置換項目,鋪設輸水管道17.49公里,全縣53.7萬城鄉人口如今都喝上了安全放心的長江水,昔日苦水營蛻變為今日"甜水營"。
衡水景縣苦水營村村民 付書明:
好喝了,現在南水北調,吃的長江的水了,水甜了,日子也富了也甜了。
近年來,我省各地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綜合實施全社會節水、引足用好外調水、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河湖生態補水、河湖庫塘蓄水、地下水嚴格管控六大舉措,打出了一套"節、管、調"并舉,"引、蓄、補"發力的組合拳,加快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據省水利廳統計,今年以來,全省已實施生態補水37.6億立方米,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實現全線貫通,6月底,全省超采區的深層、淺層地下水位同比分別上升6.83米和2.05米。
省水利廳壓采辦負責人 劉長海:
2022年,我們計劃通過實施種植結構調整、高效節水灌溉等農業措施,和農村生活水源置換、農業灌溉水源置換等水利措施,再壓減地下水超采量8.6億立方米,提前完成國家行動方案明確我省的治理任務,基本實現采補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