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印發《傳統產業轉移升級工作的實施方案》
為新區傳統產業轉移升級制定“路線圖”
近日,雄安新區印發《傳統產業轉移升級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立足新發展階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支持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轉移升級,打造“區內總部基地+區外制造基地”協同發展模式,多措并舉促進群眾就業增收,走出一條具有雄安特色的共同富裕發展道路。
建立企業精準幫扶機制。《方案》明確將摸清傳統企業發展底數,分類建立企業臺賬,動態掌握企業數量、經營情況、就業人員等信息,及時了解企業需求。穩定傳統企業轉移升級發展的預期和信心,將傳統產業打造為本土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建立政府與企業信息直通機制,組織開展政企對接活動,支持傳統產業優勢產品進入新區建設市場,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提供精準服務。
打造“總部+基地”發展模式。加快打造區內傳統產業總部基地,推動區外制造基地建設。堅持在新區內發展傳統產業總部、研發、設計、銷售、展示等環節,引進國內外一流的設計、研發、檢驗檢測及貿易中心,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實現“根留雄安”。加快雄縣·肅寧協同產業園、容城·淶源智慧服裝產業園等重點區外制造基地建設,有序引導一般性制造產能向區外制造基地集中轉移,統籌推動產業鏈跨區域布局和有效聯動,從而實現區內、區外產業發展雙贏局面。
加快推進企業改造提升和轉移升級。加強傳統產業與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引導傳統產業與新興業態融合,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市場拓展、產品研發等方式做大、做強、做優,打造傳統產業雄安品牌。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施高端化、服務化、國際化轉型,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扎實做好群眾就業保障。支持新興業態培訓就業,支持轉崗就業,促進靈活就業,堅持就業、創業、產業、物業相結合,強化精準培訓和就業匹配,通過施工建設吸納一批、產業發展帶動一批、公益性崗位兜底一批,打造優質的公共就業服務環境,多渠道促進本地勞動力就業增收。
此外,《方案》在強化政策要素保障方面明確了加強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創新金融產品支持,以及加強土地要素保障等措施。《方案》的出臺,為進一步推動傳統產業轉移升級,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有效提升新區發展能級,加快建設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打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指明了方向。(記者 田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