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萬前進 劉瀾瀾)“為什么要做這個清單,因為我要對政協委員的身份負責,回頭看一下這五年我做了什么,這里邊既融入了我付出的努力,同時也有一份情感在里面。”1月15日,省政協委員葛昌秋剛到駐地,就從隨身背包中拿出了自己精心準備的一本藍皮書:《我的所作所為——一份省政協委員的履職清單》。
省政協委員葛昌秋精心準備的《我的所作所為——一份省政協委員的履職清單》。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劉瀾瀾 攝
在這份厚達56頁的清單中,條分縷析記錄了從2018年當選河北省第十二屆政協委員起,葛昌秋在基層調研、專業實踐、兩會建言等各個方面,履職盡責的工作成效。
“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城市建設固然重要,但文化是靈魂,在未來高樓林立的新區中,如何留住雄安的文化根脈?”翻開這份清單,時間倒回到5年前,《關于雄安新區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這是葛昌秋委員參加省政協十二屆一次全會時提交的提案。當時雄安新區設立未滿一年,他迅速把關注點聚焦到這座未來之城,通過走訪調研,透過藍圖看人文,把做好雄安新區文化保護傳承的建議提交給省政協,在省兩會期間廣受關注。
“只有圍繞黨的大政方針參政議政,你才能說到點子上。只有了解黨中央的政策和基層實際,我們的提案才會有的放矢。”作為唐山廣播電視臺高級記者,葛昌秋委員把新聞工作者踐行“四力”,與履行省政協委員職責相結合。
葛昌秋委員在廊坊調研農村煤改電工作。
到秦皇島調研長城文化保護,到崇禮冬奧籌備現場調研,到承德貧困鄉村走訪……在擔任省政協委員期間,葛昌秋深入河北各地調研。每一次調研成果,他都精心設計成政協提案在省兩會期間提交,“特別是煤改電,我就在兩會上搞了個提案影展,老百姓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在哪兒?二十幾張大照片在那兒一擺,我們眼見為實。”
在葛昌秋看來,政協委員心里要有百姓,肩膀上要有擔子,腳底下更要有泥土,“省政協委員不是一個名頭,更重要的是責任和義務。我們政協委員是干嘛的啊?就是要把基層的實際情況,老百姓的民聲反映出來之后,提供給黨和政府決策參考。”
河北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期間,葛昌秋委員把農村煤改電調研期間拍攝的照片設計制作成提案影展。
今年將是葛昌秋最后一次以省政協委員的身份參會,他依然謹記使命責任,認真整理出這份5年來的履職清單,帶到省兩會現場與大家共勉。“面對這個偉大的時代,你不能懈怠。在勉勵自己的過程中,我就覺著省政協委員跟別人不一樣,對自己的要求要更高,這需要你在點點滴滴、時時刻刻、方方面面都要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