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資料圖片)。
【名片】
李白(1910-1949),湖南瀏陽人,原名李華初,化名李樸、李霞、李靜安,15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過秋收起義、中央蘇區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1937年10月,李白接受中央委派到上海建立秘密電臺,負責上海地下黨與黨中央的電訊聯絡。三次被捕,受盡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1949年5月7日,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年僅39歲。2009年9月,李白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時隔73年,國家安全部近日首度解密了一份絕密檔案——中央情報部電臺《逐日工作報告表》。1948年12月30日,清晰地記錄著中央情報部電臺與“峰臺”的最后通聯情況。“峰臺”是潘漢年情報系統在上海的主要秘密電臺。“峰臺”從零點開始的這次發報與尋常不太一樣,發報員的發報速度較以往加快了許多。發報途中,“峰臺”突然急促地拍出“等一等”,等來一句“滴滴滴、嗒嘀嗒”,意思是“再見”。時間停在了凌晨1∶50。
上海“峰臺”發報員就是李白,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李俠的原型。
“皖南事變”傳真相
電臺秒變收音機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黨中央為了加強上海的地下情報工作,將紅軍出身、經受過長征洗禮,年僅27歲卻有著豐富電臺工作經驗的李白派往上海負責秘密電臺工作。
為了掩護李白的工作,上海黨組織選派紡織廠女工裘慧英扮演李白的妻子。為了不引起鄰居們懷疑,白天,李白去上班,晚上在房間后面的小灶間發報。盛夏酷暑,密不透風的灶間里,李白汗如雨下;嚴冬,常常凍得全身發麻,手指紅腫,還在爭分奪秒地按鍵發報。
隨著戰局變化,日本侵略者瘋狂反撲,情報量驟增。李白就蹲在小小的灶間,從下午四點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長時間的發報引起了敵偽的注意,每天晚上軍警挨家挨戶搜查。
1941年1月7日,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了。為阻斷傳播,敵人特意加大了空中干擾。零點時,李白發現耳機里成片的電波干擾聲。李白馬上告訴裘慧英加強警戒。同時,全神貫注地轉動刻度盤在一片電磁干擾聲中尋找中央的信號。終于,凌晨兩點,李白捕獲到延安的聲音。“皖南事變”的真相,由李白電臺迅速傳播到整個上海乃至全國,全國人民齊聲聲討國民黨。
“皖南事變”后,上海形勢愈加緊張。日本憲兵對地下電臺開展地毯式搜查。1942年中秋節前夕,李白手頭有幾份重要情報要發,發報時間較以往更長。正當工作進入尾聲時,窗外警報聲響起。李白鎮定地快速發完電文,以極快的速度拆散發報機。日本憲兵隊破門而入,這是李白第一次被捕。
日本人用了種種酷刑,還特地從日本本土調來無線電專家對李白的“收音機”反復檢驗,最后得出的技術鑒定是“此收音機沒有收報功能”。1943年5月,在我黨組織的積極營救下,日本人不得不放了李白。
其實,那部特殊的“收音機”就是李白電臺。李白拜我黨無線電專家涂作潮為師,學習了5個月的維修和改裝發報機技術。在日本憲兵破門而入的幾秒鐘時間里,李白拉掉了兩個臨時焊接的小線圈,使這臺“收報機”復原成了收音機。
李白出獄后,受到敵人的盯梢,與黨組織暫時失去聯系。1944年秋,潘漢年領導的中央華中情報局在靜安寺與李白接上關系。為紀念此事,李白化名“李靜安”。
出獄戰斗不停歇
鐵漢倒在黎明前
1945年春天,局勢混亂,為了電臺安全,李白奉命撤回淳安。在行船途中,一群國民黨士兵沖上船搜查,搜出了李白的電臺,并將李白扣押起來。這是李白第二次被捕。這次,李白沒有暴露真實身份,第二日,經過黨組織派人出面證明而獲釋。李白出獄后,矢志不渝,堅持工作。
為了偵察秘密電臺,敵人使盡各種手段。但面對黎明前的黑暗,李白選擇堅持戰斗。
為了將遼沈戰役國民黨青年軍207師、208師動向,長江防務等重要情報及時傳送給黨中央,李白電波在危機四伏的上海夜空越來越頻繁地發出。為掩護電臺,李白勤學苦練,掌握了一手僅用15瓦發報的高超收發報本領。
裘慧英在與李白的共事中由敬生愛,通過組織審批,1940年秋,兩人結成真正的夫妻,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1948年12月30日凌晨,國民黨反動派依靠美帝國主義提供的最新設備和技術,在上海用分區停電的辦法,捕捉到了李白的電臺。李白鎮定地發出緊急信號,迅速隱藏好電臺。國民黨特務破門而入,在一堆電器零件中搜出了一只亮光光的電鍵,如獲至寶,帶走了李白。這是李白第三次被捕。
敵人發瘋般對李白進行了30多個小時的連續審問,使用幾十種刑具,李白視死如歸。敵人又把裘慧英和兒子帶到審問現場,威脅李白。但折騰數月,敵人仍一無所獲。
1949年4月22日,李白在獄中寫了一封家書給裘慧英,叮囑她好好撫養小孩,這封信成了李白的絕筆。1949年5月5日,蔣介石向毛人鳳下達了最后處置指示:“堅不吐實,處以極刑。”1949年5月7日,李白在內的12名共產黨員被秘密殺害。離上海解放的日子不到20天。臨刑前的上午,他還大聲對4歲的兒子說,“爸爸過幾天回來抱你!”
“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里這句經典臺詞傳承著李白精神,感動無數人。
主要參考文獻:
《李白烈士的故事》 周光良編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