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彰顯思想偉力
王東峰
編者按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雜志發表了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的文章《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彰顯思想偉力》。文章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脫貧攻堅中形成的重要經驗和認識時提出的“七個堅持”,闡述了河北脫貧攻堅生動實踐的收獲和體會。河北日報予以轉載,以此推動全省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堅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奮力譜寫燕趙鄉村振興新篇章。
2012年歲末,黨的十八大召開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阜平考察扶貧開發工作并發表重要講話,向全黨全國發出脫貧攻堅動員令,拉開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序幕。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向世界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脫貧攻堅實踐相結合,不斷深化對減貧規律的認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堅持精準扶貧方略,堅持調動廣大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弘揚和衷共濟、團結互助美德,堅持求真務實、較真碰硬,這“七個堅持”是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對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堅持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們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證。在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復雜形勢下,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再一次證明,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全黨全國人民無懼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定盤星。
貧困是人類社會的頑疾,我國反貧困歷史源遠流長。千百年來,無數百姓“久困于窮,冀以小康”,無數仁人志士為解決貧困問題進行各種探索、嘗試,但都未能如愿。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新中國成立后,面對普遍存在的生存性貧困問題,我們黨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帶領人民擺脫貧困的重任。改革開放4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減貧進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統籌謀劃,強力推進;各級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全黨全社會齊動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把脫貧責任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里,層層壓實責任,確保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8次視察河北,每次都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要求河北,“切實把扶貧開發工作抓緊抓實,不斷抓出成效”,“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根本保證,建立健全省級領導和市縣黨政負責同志分級包聯脫貧工作責任機制,五級書記齊抓共管,層層壓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各個部門行業責任、基層黨組織直接責任、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整治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577個,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8年間,全省6.1萬名駐村干部和1.6萬名駐村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涌現出了“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國等一批甘于奉獻和犧牲的優秀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主戰場,鮮紅的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它向人們昭示:有了黨的領導,人民群眾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邁向美好生活的底氣和信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脫貧攻堅,歸根結底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價值理念。“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建黨100年來,我們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脫貧攻堅就是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偉大實踐。
在全球貧困狀況依然嚴峻,一些國家貧富分化加劇,全球還有7億左右極端貧困人口的背景下,我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不僅標志著我國人民整體告別絕對貧困、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也向世界宣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為全體人民謀幸福,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阜平考察時強調:“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我們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實實在在為貧困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脫貧成效的重要尺度;就要切實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在河北,貧困地區13502所中小學辦學條件得到有效改善,29.5萬戶貧困家庭住進新民居,全省所有行政村實現村醫配備全覆蓋,4447個村飲水安全得到解決。在景縣,全縣53.7萬人全部告別高氟水,喝上了干凈安全放心的長江水。該縣張莊村村民劉漢軍高興地說:“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們長氟斑牙了,真好!”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就體現在這一件件讓老百姓滿意的實事中,體現在解決群眾民生需求的行動中。
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形成脫貧攻堅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
制度是定國安邦之本,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靠的是全國一盤棋,匯聚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這樣的壯舉,只有我們黨和我們國家能夠做到。
集中力量辦大事,是社會主義制度獨有優勢。新中國成立后,從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展開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到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再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成功實踐和顯著優勢貫穿始終。我國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實現一個又一個“不可能”,靠的就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靠的就是全國上下一心,靠的就是黨政軍民學勁往一處使、東西南北中擰成一股繩。
我們黨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集中力量,合力攻堅,形成了跨地區、跨部門、跨單位、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社會扶貧體系。在河北脫貧攻堅主戰場,就有31家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實施項目859個;北京、天津兩市對口幫扶28個縣(區),實施項目2356個。在河北開展的“千企幫千村”行動中,13811家企業對包括206個深度貧困村在內的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村企結對幫扶全覆蓋,為貧困地區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偉大脫貧攻堅實踐,再次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在新征程上,繼續把這一優勢發揮好,我們就一定能辦成更多大事難事,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堅持精準扶貧方略,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掌握科學的方法。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貧困的類型十分復雜,隨著扶貧工作的不斷推進,脫貧難度也越加增大,啃下最后的硬骨頭必須有非常之策。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阜平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強調,“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規劃、找準突破口”。之后,總書記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先后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形成了包括“六個精準”在內的精準扶貧方略,使扶貧開發方式實現了從粗放型到精準化的轉變,既為我國脫貧攻堅明確了科學路徑,提供了制勝法寶,也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方案。
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2017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扶貧開發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片區縣張北縣德勝村看望慰問貧困戶時強調,“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準’這盤棋”。他叮囑我們:“要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主線,分類施策,真抓實干,吹糠見米,確保貧困人口如期實現脫貧。”總書記的講話點中了問題的要害。對照總書記要求,我們深入分析貧困地區的具體情況,堅持分門別類、精準到戶,找準“窮根”、開對“方子”,引導干部群眾從實際出發,精準選擇扶貧方式、扶貧產業,精準配置扶貧資源,從源頭治貧。張北縣立足縣情實際和資源稟賦,著力發展光伏、傳統農牧、旅游、生態等優勢產業,形成了覆蓋帶動所有貧困村和貧困戶的脫貧產業體系。德勝村建起村級光伏電站,有了旱澇保收的“鐵桿莊稼”;發揮馬鈴薯育種優勢,小土豆成了脫貧致富的大產業,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5800元增長到2020年的16400元。堅持精準發力,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把登高望遠與腳踏實地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實踐品格和高超的治理智慧。
堅持調動廣大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堅持外力幫扶和激發內力相結合,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阜平考察時就提出,“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2017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把扶貧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把救急紓困和內生脫貧結合起來,把發展短平快項目和培育特色產業結合起來,變輸血為造血,實現可持續穩固脫貧”。
阜平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處于太行山深處,自然條件差,多年來一直是深度貧困縣,到2012年仍有近一半人口深陷貧困。當時在很多鄉親看來,脫貧就是等上級“給救濟”。政府部門給鄉親們找到致富路子,可干部們磨破了嘴,專家們跑斷了腿,人們寧可靠著墻根曬太陽,也不愿意行動。這種現象在貧困地區普遍存在。怎么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困群眾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這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沒有脫貧主體的積極主動,再多的幫扶措施也只能管一時,而不能長久。我們堅持推進“志”、“智”雙扶,加大對貧困地區教育投入,創辦“農民夜校”、“講習所”7000余家,既幫貧困群眾拔思想窮根,激發他們改變貧困面貌的干勁和決心,又加強勞動技能培訓,堅定他們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的信心。阜平全部行政村都設立了脫貧志氣榜、光榮榜,大張旗鼓表彰致富帶頭人,激發群眾勞動致富斗志,人人都以上榜為榮。
事實表明,貧窮并不可怕,怕的是知識匱乏、精神委頓。調動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勵和引導他們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脫貧致富就有了可持續的內生動力。破除“等、靠、要”以及怨天尤人等觀念,讓群眾心熱起來、行動起來,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智慧和力量調動起來,就沒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
堅持弘揚和衷共濟、團結互助美德,營造全社會扶危濟困的濃厚氛圍
擺脫貧困不只是貧困地區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在河北阜平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凝聚全黨全社會力量,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強大合力”。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自古就有守望相助、扶危濟困的優良傳統。在無數的風險災難面前,中華兒女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同呼吸、共命運,肩并肩、心連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體現了舉國同心、團結奮戰的中國力量。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闖過無數急流險灘,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繪就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時代畫卷。脫貧攻堅是一項龐大的社會工程,其特殊性決定了不是哪個地方或部門能夠單獨承擔和勝任,唯有全社會和衷共濟、團結互助,才能攻下這一堡壘。
在河北脫貧攻堅主戰場,活躍著一支支志愿者隊伍,隨時為貧困群眾送去溫暖和服務,“李保國扶貧志愿服務隊”就是其中的代表。自2016年在河北農大最先成立,到2020年底,這樣的隊伍已發展為200多支。他們不僅在省內沿著李保國的足跡,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開展精準扶貧調研、科技支農服務、關愛留守兒童、愛心醫療等一系列服務活動,還到江蘇、河南、北京、新疆等10余個省、市、區370個縣,為農民無償提供技術服務,努力讓更多農戶脫貧致富。他們用無私奉獻的實際行動啟示我們,推動全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不斷激發全社會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更多的人手挽手、肩并肩,就一定能披荊斬棘、無往不勝。
堅持求真務實、較真碰硬,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
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定信心、勇于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攻堅克難,乘勢前進”。這要求我們,必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不真抓實干,再美好的目標、再宏偉的藍圖,也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擺脫貧窮是世界性難題,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解決的,而且越到最后越是難啃的“硬骨頭”,必須以燕子壘窩、螞蟻啃骨的勁頭,真刀真槍地攻堅克難,實打實地較真碰硬。“我們不缺豪言壯語,也不缺運動式的東西,關鍵是看有沒有找對路子,有沒有鍥而不舍干下去。”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阜平考察時的講話,至今聽來仍然振聾發聵。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搞運動、一陣風,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必須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切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必須敢于較真碰硬,勇于和形式主義等不良作風作斗爭,對搞花拳繡腿、搞繁文縟節、做表面文章的行為說不,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們做好其他工作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
求真務實、較真碰硬,必須加強思想引導,強化外在激勵約束,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各環節。我們先后成立省市重點工作大督查組和脫貧攻堅督查巡查組,駐市縣開展常態化督查督導,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督促和引導黨員干部真抓實干。在全國首創縣鄉黨委書記脫貧攻堅“擂臺賽”機制,好的講經驗、差的作檢討,促進形成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真抓實干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重要作風保證,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作為領導干部必須提高抓落實的本領和能力,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還要進一步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以更扎實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1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平山縣西柏坡鎮北莊村全體黨員回信。總書記深情地說:“78年前,《團結就是力量》從你們那里唱響,成了億萬人民廣為傳唱的一首革命歌曲。如今,你們帶領鄉親們傳承紅色基因,團結一心,苦干實干,摘掉了貧困帽子,我感到很高興。”他勉勵大家,“堅決響應黨中央號召,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把鄉親們更好團結起來、凝聚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團結就是力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河北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眾志成城、團結奮進,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定會牢記總書記囑托,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再接再厲、接續奮斗,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