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創新港資料圖。
長城網訊(通訊員李寧 記者王林紅)衡水市認真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抓住雄安新區建設重大機遇,以打造雄安新區產業發展“新腹地”和京津冀科技創新要素聚集“新高地”為目標,加強“創新衡水”建設,在科技投入、創新平臺、主體培育、成果轉化、金融支撐五個方面尋求新突破,成功打造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多領域互動、多要素聯動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吹響了衡水協同創新的“集結號”。
強力推進“一谷一港一中心”建設。2018年,衡水市委、市政府印發《支持衡水高新區加快發展的十條措施》,市財政每年列支5000萬元,支持衡水高新區加快科技谷建設。衡水科技谷以“中科院+”“院士+”為核心建設,采用“一成果一項目、一項目一公司”市場化運作模式,形成了有技術給平臺、有項目給資金、有資金給項目的“三有三給”創新創業孵化機制。目前,與中科院工程過程所等12家院所合作共建的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已建成投用,中美(衡水)國際生命科學苑研發中心等一系列合作項目順利推進,北京綠能嘉業新能源有限公司等29個高新技術項目落戶創新港,15家企業投入生產。
衡水科創中心資料圖。
衡水科創中心以“中關村+”“海外專家+”為核心,重點打造“五院三中心”——衡水千人發展研究院、數字金融及信息安全載體研究院、高技術纖維研究院、中歐(衡水)科技創新研究院、基礎教育信息化產業技術研究院、中關村天合(衡水)科轉交易中心、服務機器人檢測中心、科技金融中心,為全市新興產業培育和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目前,綜合性校園云管理系統服務學校超過2000所,對接京津科技成果30項,挖掘企業需求600余項。
加強全面戰略合作,提升可持續協同創新能力。衡水市政府與中國農科院、河北工業大學、河北大學開展戰略合作,通過共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開展多種形式的科研合作等方式,深化產學研合作,著力加強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實現科技成果的就地轉化和產業化。中國農科院每年在衡水轉化30項農業科技創新成果。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協同創新開花結果。衡水市委、市政府出臺《衡水市促進科技創新發展九條措施》《關于加大科技投入的若干措施》政策文件,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數量分別達到306家、5343家和139家。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11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32家、省級重點實驗室4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3家、院士工作站18家、省級高新區5家、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