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風采]河北農業大學李保國:“山鄉巨變”引路人
“我只得過省部級獎,還是個二等。”3月17日,狹小的辦公室里,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說到激動處,揮動手臂,“我憑啥能拿全省科技最高獎?” 這儼然是李保國在果園里向農民傳授整枝技術的架勢,根本擺不開兩把椅子的辦公室因為這個姿勢更顯擁擠。好在這間辦公室對于李保國而言更像旅居之所。1981年2月26日李保國大學畢業,3月8日他就下鄉進山開展工作。此后30多年來,他平均每年在山上“務農”的時間超過200天。 前南峪村、崗底村,富崗蘋果、綠嶺核桃……從太行山到燕山,李保國用自己的30多年,點亮了這一串閃光的名字。 30多年間,李保國示范推廣36項林業技術,粗略統計,累計增加農業產值超過35億元,實現純增收超過28億元。平均一年創富近億元,許多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農民因他而一甩窮帽。 由此,河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李保國,當之無愧。 荒山披綠,亂石窩里拓良田 “旱、薄、蝕、窮、低”。李保國用這么幾個字眼描述太行山。 土層有多薄?“最薄的只有5厘米,深的也不過15厘米,再下面就是石頭。”土層薄,自然存不住水,怎能不旱?土壤貧瘠,植被難生,形成水土流失的惡循環,怎能不“蝕”?這樣的山,又怎能不窮? 山里人的窮根,就在這“土”上。 “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厚土層。”上世紀80年代起,在易縣望隆村,在邢臺縣前南峪村,李保國和同事們展開對山區整地技術的摸索。 根據李保國他們的設計,待整治的山坡上,要每隔幾米開一條溝,把石頭翻出來做外沿,把8米見方坡面上的土集中到一米見方的山地上來,經過改造,這些溝既能聚集水土,也能聚集徑流。 改造大山的每一個設想落地,都艱辛異常。 開溝需要爆破。不是“山區專業”出身的李保國更不是爆破專家。“當時條件很有限,為了省錢,我們自己炒制爆破所需的‘土炸藥’。”硝銨、鋸末……李保國對配方記憶猶新,“殺豬用的大鍋里,我們每個人都上手翻炒。” “土炸藥”用量多少,關系開溝深淺是否適宜,每放一炮,李保國都要端詳仔細,記錄在冊。比起炒“土炸藥”,更大的危險,來自那些“點了沒炸”的“雷管”。“我們叫它‘啞炮’。別看點了1小時還沒炸,真要湊到跟前,可能就被轟個正著。”多少次,突然爆炸的“啞炮”掀起土石,劈頭蓋臉而來。耳鳴未絕,口里含沙,李保國總要先跑過去看,這一炮效果怎么樣。 “怎么著,也得有幾萬炮的實驗。”李保國的溝狀梯田整治技術在炮聲隆隆中漸成體系。 這是當時李保國進行的“太行山聚續生態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最振奮人心的一項突破,以小流域為單元,以各條溝谷為基點,山坡灘川立體開發之路得到明確。 石頭屋里、煤油燈下,李保國的研究成果梳理成集;溝壑之間、亂石崗上,行行新綠接連成片。 山在變。經過土地改造,樹木栽植成活率從原來的10%一躍達到了90%。 1963年,一場特大暴雨曾讓前南峪村400畝保命田蕩然無存。 1996年,50年罕見的暴雨重創太行,獨前南峪村青蔥依舊。 當年的荒山亂嶺,喜獲“全球生態環境建設五百佳”提名。 李保國創造的聚集土壤、聚集徑流的“兩聚”造林理論,使石質山地的造林技術發生了一次革命。循此模式,太行山140萬畝荒山由禿轉綠。 窮嶺生金,果樹栽成“流水線” 山盼綠,人盼富。 “你知道山里窮到啥樣兒?”李保國閉上眼,就能想起當年的前南峪:一年最多有三個月有糧食吃,其余時間只能吃草根、樹皮。全村900多人,40歲以上找不到老婆的光棍漢就100多個…… 要在荒山上拓出良田,還要給荒山留下“搖錢樹”,李保國暗下決心。 板栗在太行山種植歷史悠久,但前南峪村的板栗由于管理滯后,產量很低。 “癥結在于板栗結果部位連年外移。”對照、改進、嫁接、示范……李保國用三年時間研究出“雙枝更新修剪法”,通過更新修剪,集中養分,既保證了產量,也提高了質量。邢臺縣、沙河市、內丘縣,許多板栗集中產區的農民,都接受過李保國手把手的指導。 采用新修剪技術的第二年,前南峪村的板栗產值翻了兩番。 “要讓農民把技術落實到位,必須先做給他們看,再帶著他們干。”在內丘縣崗底村,李保國在全省第一個給蘋果套上袋子。 “袋子還得花錢買,把蘋果捂爛了咋辦?”質疑者眾。 李保國自己墊上幾萬元科研經費,買來紙袋,手把手教農民使用。待到秋天,袋子一撕,幾天后蘋果紅艷奪目,每公斤賣到30多元,農民這才對新技術真心信服。 畢竟,李保國分身乏術,沒辦法同時站在每一棵果樹下。“農業生產不能只靠師傅帶徒弟,必須走現代化、標準化的路子。”李保國覺得,果園應該像工業流水線一樣,在標準流程下生產標準果實。 從套袋、去袋、轉果,到摘葉、鋪反光膜、施肥……最終,李保國獨創了128道蘋果生產管理工序。 人們至今仍津津樂道的是,2000年,這“工業化流程”打造的蘋果賣上100元一個的高價。富崗蘋果,自此名噪大江南北。崗底村民人均收入從不足80元變為2.5萬元。 科技之手“點石成金”的奇跡不斷被復制。在亂石叢生,草木皆無的臨城縣鳳凰嶺,李保國用10年時間形成了配套的優質薄皮核桃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如今,以“綠嶺”為品牌的薄皮核桃,已種植20萬畝,核桃產業年產值超過20億元。 山鄉巨變,脫貧技術全覆蓋 一畝山地效益不低于一畝良田。這是個奇跡,但李保國仍嫌不夠。 “下一步,山地效益將是良田的1.4倍以上。”為此,李保國開發了干旱山區的高效循環利用技術,瞄準太行山區干旱陽坡充足的光熱資源和自然階梯優勢,將平原區日光溫室錯季栽培技術轉移到山區,使山地的土地利用率達到90%以上。 李保國的腳步從未停歇。 記者見到李保國的前一天,他還率領團隊在寬城滿族自治縣為兩個村的果農講課。“這里蘋果發展了100多畝,但技術水平基本停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重新開溝、施有機肥……李保國向鄉親們保證:“至少節省三年進入豐果期。”不僅僅是講一堂課,“我們要建一個20畝左右的示范園,這樣才能確保技術落地和推廣效果。”李保國把自己一個科研項目的5萬元經費也留在了寬城。 “做公益事業就不要去講什么市場規律,我的事業是公益事業,與掙錢沒關系。”出乎意料,無論是為綠嶺核桃還是富崗蘋果,李保國既不拿工資,也沒有股份,也都貼上了科研經費。“不為錢來,農民才信你,才跟隨你。” “要說我的收獲,那可大得很。”李保國說:“科研成果出來了,山綠了,人富了。” 一次乘車去前南峪路上,遭遇交通阻塞,路旁一戶村民見是“李老師”,當場拆掉了自家的籬笆院墻,為“李老師”辟出道路。“村里鄉親娶媳婦、嫁女兒,都要點名讓我去,娘家人當了多少回。” 山親、樹親、人更親。這才是李保國30多年開山不輟的動力。“河北的山山嶺嶺都富起來,我的事業才算成功。”山區開發綜合治理標準化基礎工程技術體系、山地特色優勢資源產業化技術體系……李保國完成的山區開發研究成果已有28項。 2月27日,臨城核桃示范基地,100多位技術人員參加現場培訓。“我現在的重點工作是在所有適宜地區都建立老百姓看得見、學得會的示范基地,最終實現山區開發技術在全省的全覆蓋。”李保國說:“這100多位技術人員,將在各自地區成長為新的‘李保國’。” 青山猶在,怎敢言老?盤點過去的30多年,登上河北科技獎最高領獎臺的李保國說,“算是畫上了個逗號。” |
關鍵詞:河北農業大學,李保國,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