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長達十個月的休漁期結束后,衡水湖再次迎來豐收季。
10月3日6時許,在櫻花島南側的捕魚碼頭,幾艘漁船穿過小傘般碧綠的荷葉,緩緩駛向湖中,泛起的浪花劃出一條條弧線。
很快,順民莊漁民薛興旺就駕駛漁船趕到了下網點。“每家下網點的浮標都不一樣,我們一眼就能認出來。”說話間,薛興旺將船停穩,熟練地拎起湖面上的浮標,雙手交替用力將漁網拉上來。隨著漁網不斷收緊,一條條鮮活肥碩的鰱魚、草魚、鯉魚等“浮”出水面。
看著活蹦亂跳的魚兒,薛興旺喜上眉梢,干得更起勁了。“今年湖里的魚個頭大、品質好,第一天開捕就收了二三百斤。到現在已經開捕20多天了,每天還有百十來斤的收成,又是一個豐收年。”
薛興旺今年47歲,打小在湖邊長大,見證了衡水湖近幾十年的變遷。“以前,人們不懂得怎么保護衡水湖,只知道打魚賺錢。”薛興旺不好意思地說,那時候捕魚不僅用網兜,還用電打,圍網養殖也一擁而上。
無序捕撈的后果是啥?魚少了,水臟了,鳥也少了。
于是,從2008年開始,衡水湖全面取締湖區養殖活動。為了更好地保護魚類繁殖,衡水湖休漁期從原來的7個月,延長到現在的10個月。如今,得到休養生息的衡水湖,魚鳥歡躍盛景再現,成為候鳥棲息的天堂。
隨著衡水湖的面貌一天天改變,“薛興旺們”的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就拿這漁網來說,現在,網眼不能小于3厘米。”薛興旺深有感觸地說,網大魚、留小魚,水產資源才能生生不息。
當清晨的陽光灑滿湖面,漁民們也滿載著沉甸甸的收獲搖槳歸來。在櫻花島捕魚碼頭,船剛一靠岸,等候已久的人群便圍上去挑選起來。
“國慶假期,游客比平時多了好幾倍。今年衡水湖的魚品質都很好,特別受歡迎。”快速將一筐鯽魚、草魚稱重裝車后,在后韓家村經營農家樂的孫建迎便匆忙趕了回去,“得抓緊回去把這些魚拾掇出來,它們可是餐桌上的主角。”
起鍋、熱油、放調料……到了中午飯點,孫建迎自豪地向游客展示著他的燉魚絕技。熱氣騰騰的鐵鍋里,一條肥碩的草魚在湯汁里燉煮,香氣四溢。
孫建迎告訴記者,國慶假期這幾天,自己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平均一天能掙1000多元。“隨著衡水湖的名氣越來越大,來衡水湖吃魚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中好多都是來自京津的回頭客。”孫建迎高興地說,“游客玩得開心、吃得高興,咱的腰包也越來越鼓啦。” (河北日報記者 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