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中心漁港,每天會有200余艘漁船陸續回港。
“禁漁期歇了4個月,人養足了精神,海鮮也養肥了,中秋節是銷售的‘黃金期’,大家伙都在加油干。”65歲的船東王殿杰對記者說。
9月14日,王殿杰在整理自家漁船上的網具。(受訪者供圖)
樂亭縣所在的海域,是渤海灣多種魚蝦蟹貝和洄游性經濟魚類繁殖的重要場所,盛產鲅魚、梭子蟹、皮皮蝦等多種海產品。作為一個從業43年的老漁民,王殿杰家有兩條大馬力鋼制漁船,雇著10個員工,年純收入60萬元左右。
“近幾年生產條件變化非常大,家家漁船都安裝了新的技術裝備,能隨時掌握風浪數據,放網起網也都實現了自動化,通過船載衛星還能隨時和家人聊微信。”王殿杰說。
唐山是渤海灣最具代表性的漁業資源大市之一,2023年海洋捕撈8.8萬余噸,漁業總產值超218億元,比上年增幅達13.9%。
據介紹,唐山通過加強禁漁期執法監督、提升漁業安全生產監管、推進海洋漁船更新改造等措施,捕撈業效益穩步提高。不過,唐山不再單純依靠捕撈業,近海養殖日益成為提升水產品產量的關鍵。
來到位于曹妃甸區的十里海養殖場,這里的1萬畝河豚將在10月中旬上市。十里海養殖場黨委書記鄭有剛介紹:“這里人工養殖河豚起步于90年代,近幾年通過運用先進的養殖技術,魚、蝦、蟹混養模式讓養殖產量和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蝦農朱亞軍就是河豚和對蝦套養的受益者之一。“對蝦每畝收入2000元左右,河豚每畝能收入1000元左右,家里總共100畝池塘,年收入可達30萬元。”
目前,十里海養殖場河豚產業已經非常成熟,這里形成了孵化、養殖、越冬的專業化生產體系,還注重深加工,冰鮮河豚大量出口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游客在曹妃甸一家餐館觀賞河豚。(受訪者供圖)
“近幾年我們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建設了集養殖生產、加工銷售、漁事體驗、餐飲住宿、科普觀光為一體,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項目,年吸引游客30萬人次,增收約2.5億元。”鄭有剛說。
“家人們,漁船馬上回港,新鮮的黑沿子皮皮蝦馬上有,想吃一口的要抓緊了!”記者在唐山市豐南區黑沿子鎮走訪時,趕上漁民畢艷華在碼頭直播帶貨。
58歲的畢艷華出海捕魚已有20余年,一年出門半年多的時間,收入有十幾萬元。
近幾年,畢艷華像很多漁民一樣,學會了用手機記錄漁民生活,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擁有了不少粉絲,還做起直播帶貨。“最近碼頭特別熱鬧,我每天都過來直播一會兒,多的時候一天能賣3000多元。”
9月13日,畢艷華在碼頭直播帶貨。(受訪者供圖)
有時候船還沒到港,海鮮就已訂購一空,上網賣貨激發了漁民們的生產熱情,也拓寬了海產品的銷售渠道。在數字化賦能下,當地越來越多的海產品企業搭建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售模式,銷售范圍越來越大。
唐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董印玲說,唐山將進一步提高水產行業的生產、養殖、管理、服務效率,扶持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打造環渤海現代特色漁業強市。(記者楊帆、劉桃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