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秋承載著人們對豐收的期冀、對團圓的渴盼,寄托著人們的故鄉情、家國情。
值此中秋佳節到來之際,河北日報推出“記者走基層”特別報道“中秋月·團圓情”,我們來到涿州刁窩村村民剛剛搬進去的新房,來到征戰巴黎載譽而歸的奧運健兒故鄉,見證舉家團圓的美好和幸福;走近堅守在雄安建設工地上的夫妻建設者、活躍在田間地頭的“中非科技小院”學生、遠赴新疆任教的“00后”保定學院畢業生,記錄他們堅守中的團圓、奉獻的風采。
不一樣的團圓夜,一樣的團圓情;不一樣的過節方式,一樣的家國情懷。愿月圓人圓事事圓,祝家和國盛萬業興。
雄安夫妻建設者
工地團圓也有家的溫暖
9月15日,雄安新區中交一航局未來科創城項目,來自重慶的代小靜(左一)與丈夫鄭偉(左二)、來自四川江油的張春華(左三)與丈夫丁德富(左四),下班后在工地食堂聚餐過中秋。 河北日報記者 劉光昱攝
“下班嘍,過節去!”9月15日傍晚,位于雄安新區昝崗片區的中交未來科創城項目二標段施工現場響起一句清脆的吆喝聲。不一會兒,一名黝黑的男子,挎著施工包,手拎超大號水杯歡快地走出在建大樓。等在樓下的女子接過對方手里的水杯。兩人牽著手一邊往項目生活區走,一邊商量晚上怎么過中秋。在項目工地,他們兩人既是夫妻,又是工友。(河北日報記者 曹錚 李暢)
曲周縣馬布中非科技小院
中秋賞月吃火鍋
9月16日,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在曲周縣馬布中非科技小院共度中秋。 河北日報記者 田明攝
近年來,中國農業大學在曲周科技小院模式基礎上,打造了多個中非科技小院項目,為非洲培養青年農業人才。受益于這一項目,CHRISSY從遙遠的馬拉維前來學習。在這里,她不僅學到了淺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密植高產精準調控等玉米種植技術,還學會了用筷子、說漢語。這個中秋,是CHRISSY第一次和同學們一起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她對賞月、吃月餅等習俗都非常感興趣。
“咱們中國人過中秋本來就有慶祝團圓、慶賀豐收的意思。這次我們在中非科技小院里和來自非洲的同學一起過中秋,大家也都有用農業科技為世界帶來糧食豐收,助力萬家團圓的美好愿望。”尹伊晅說。(河北日報記者 陳正)
保定學院赴新疆巴州任教“00后”畢業生
跨越三千公里的別樣團圓
9月10日,且末二中地理老師張小威(前)和學生們在一起。張小威供圖
8月11日,赴新疆巴州任教的保定學院2024屆畢業生從保定集體啟程,續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今年中秋,這群奔赴祖國西部的“00后”新老師,將在遠離故鄉的“新家”度過一個不同于以往的團圓節。
9月14日晚上,在且末二中教初一地理的張小威和遠在貴州工作的媽媽來了個“西南西北大連線”:“媽媽放心吧,這里有很多師哥師姐,還有10個一起來的小伙伴,我們也要組織個聚會,過個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河北日報記者 寇國瑩)
涿州市刁窩鎮萬全莊村
新房里的團圓節
9月14日,萬全莊村村民張雪芬(右)和丈夫在新家看搬家時的照片。 河北日報通訊員 熊華明攝
9月14日清晨,和煦的陽光照進涿州市刁窩鎮萬全莊村村民張雪芬的新房里。擦桌子、拖地……張雪芬的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中秋住新房喜上加喜,我得收拾得利利落落的,讓全家人舒舒服服、高高興興過節。”張雪芬說,這個中秋節對他們一家人來說有著特殊意義,“這是我們在新家過的第一個團圓節。”(河北日報記者 徐華)
奧運健兒鞏立姣回家
“太香了!我最愛的五仁餡兒”
9月15日,在石家莊市鹿泉區邵營村,參加過五屆奧運會的河北鉛球運動員鞏立姣(右)在家和父母一起過中秋。河北日報記者 張曉超攝
擦桌子、掃院子……9月15日一大早,天剛蒙蒙亮,72歲的陳秋蘭就在自家小院里忙活起來。
“知道姣姣今天回來,我昨晚激動得沒怎么合眼。”對陳秋蘭來說,今天是一個大日子,這是這些年來,女兒鞏立姣頭一回在家過中秋。
“這是媽專門去打的月餅,快來嘗嘗好吃不。”陳秋蘭從里屋拿出一堆月餅、水果,桌子上擺得滿滿的。
“太香了!我最愛的五仁餡兒,小時候的味道。”鞏立姣接過月餅咬了一大口,臉上全是滿足。曾經賽場上的奧運冠軍,此刻是全家最寵愛的小女兒。(河北日報記者 周潔 張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