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祖山鎮花廠峪村新修的入村水泥路,路面鋪設完成,預計9月底正式通車。從此花廠峪村擺脫了無路入村的窘境,村民們燃起了脫貧致富的希望。圖為新修的入村盤山路,村民們都叫它“富民路”。記者孫也達 見習記者 史曉多 攝
9月1日,開車從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祖山鎮向南出發,沿著盤山公路拐過幾道彎,5分鐘后便到達花廠峪村的餑餑嶺頂峰,路旁的板栗樹已掛滿果實,從峰頂放眼望去,層巒疊嶂,山溝密林中隱約看見處處村居,繁茂的大樹守護著鄉村的靜謐……
“你們剛才走的路是新修的入村路,原來可沒這么好走。”10多分鐘后,記者到達花廠峪村部,和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趙鳳鳴剛見面,她就和記者分享起了新路通車的喜悅。
新修的入村水泥路全長9.6公里,寬5米,8月25日路面鋪設完成,預計9月底正式通車。“入村路還沒名,村里人都叫它‘富民路’。”趙鳳鳴說,路通了,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花廠峪村位于青龍滿族自治縣東南隅,1942年至1945年,這里曾是邊區抗日中心,村頭的抗日紀念館、烈士陵園,記錄著此地為抗戰作出的貢獻。“紀念館和烈士陵園是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駐村第一書記寧寶滿說,現在“富民路”通了,村里發展紅色旅游就方便了。
“過去入村路只有兩米多寬,彎多,坡陡。”趙鳳鳴說,因為路不好,村里始終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走進花廠溝,步步大石頭,早上高粱米,晚上糊糊粥。
“路不通,村民就一直受窮。”趙鳳鳴說,村民收入主要靠種植板栗,市場價10元1斤的板栗,商販進村收只給6元1斤。有時,1元1斤都沒人愿意進村收。隨著新路修通,從花廠峪村到祖山鎮時間由至少40分鐘變為10多分鐘,村里的板栗也終于和外面一個價了。
“當初我砍了7棵栗樹,給修路騰地方。”村民劉學貴說,雖然砍了栗子樹自己每年少掙近2000元,但為了修路,他覺得值。
“現在是不是已經開始憧憬富起來后的日子了?”
“還不敢想啊。”
“為啥?”
“雖然路通了,但村里一打雷就停電,不少地方手機打不通,村民基本生活都成問題啊。”趙鳳鳴說,這兩個問題已經困擾村里很長時間。
“前幾天下雨,我給家打電話問情況,結果打不通,急死了。”村民王亞東的父母家住村內11組,老兩口均已年過八旬。因電話不通,王亞東只好騎電動車跑了20公里回家看看。
“11組大約有160人,手機都沒信號。”趙鳳鳴說,現在全村有近600人手機信號時有時無,占全村總人口的一半,平時村民想打電話,得爬到山頭上去才行。
“我們村一共有12個組,散布在大山的各個岔子里。之前因為這個事找過移動、聯通、電信,但他們都說因為人少,不給架信號塔。”寧寶滿無奈地搖了搖頭。
手機無信號困擾村民,打雷斷電更讓村民揪心。
“夏天一打雷就停電,有時刮大風也停電。”寧寶滿說,為了讓村民致富,村中引進了孵化廠,沒想到雞雛剛孵化出來,村里就連續停電48小時,剛孵化出1000只小雞,一下死了100多只!
“我們向電力部門反映過,他們說經常停電是因為村中電力設施老化造成的,但暫時沒有更換、維修的計劃。”祖山鎮包村干部王守忠說,村里現在想發展紅色旅游,但游客來了手機沒信號,晚上再沒電,誰還愿意來啊!
村民口中的“富民路”已實實在在成為花廠峪村民心底的歡喜,但他們同樣盼望手機信號更好,用電更放心,真正實現“大美花廠峪、殷殷老區情”的鄉村振興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