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考路·追夢人]肖慶輝:結(jié)緣丹江口 見證南水北調(diào)
肖慶輝與妻子李桂敏年輕時候的照片。史晟全/圖 女隊員抬著300斤巖芯在山間奔波 也是在這次勘探任務(wù)中,肖慶輝認識了鉆探機組當時18歲的北京姑娘李桂敏。1955年,二人結(jié)為伉儷。如今,兩位老人單獨住在一起,相互陪伴,恩愛有加。肖慶輝的聽力不好,采訪中,每當聽不清楚記者的提問時,滿頭白發(fā)的肖慶輝總是轉(zhuǎn)向坐在旁邊的李桂敏,李桂敏再大聲地向肖慶輝轉(zhuǎn)述。 李桂敏是鉆探機組的一名女隊員。鉆探機組承擔(dān)了鉆探任務(wù)的重頭戲,也是鉆探任務(wù)中最累的環(huán)節(jié)。鉆探機組有4個小組,每組13人,分成三班制,24小時不間斷連續(xù)作業(yè)。李桂敏負責(zé)鉆孔,按照要求孔深至少要達到70米,根據(jù)當時的器械裝備,完成一個鉆孔需要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一個月的時間。按照施工計劃,鉆孔分布在兩公里范圍內(nèi),而兩個孔距之間的距離在1200米左右,并且鉆孔大多分布在山坡上,這樣長距離的孔距給鉆探機組的搬遷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每次搬遷時,只要能脫離崗位的后勤人員就全部出動。” 李桂敏說,鉆探機組有8名女隊員,年齡都在17歲到19歲,但是并沒有因為她們是女隊員而在工作上區(qū)別對待,女隊員和男隊員一樣擰鉆桿、卸鉆具、抬巖芯、搬器材。“300多斤中的巖芯,倆女隊員就抬著上山下山。”即便是生病,大家也帶病堅持。幾位女隊員因為貪吃水果,向當?shù)卮迕褓I了一些李子和沙果,吃完后的第二天,就鬧起了肚子,但是誰也沒有因為鬧肚子請假。 如今,再回憶那段參加鉆探的日子,李桂敏笑著說,自己確實得到了鍛煉,“能吃能干,身體有勁,一頓飯能吃50個水餃。” 身體上的勞累隊員們還可以承受,但是最讓隊員們受不了的便是蚊子的叮咬,“隊員們都被叮得渾身是包,晚上睡覺時,蚊子咬得最厲害。” 工地上的生活是單調(diào)的,除了施工,閑下來的時候也并無其他娛樂項目。好在當年隊員們大多都是年輕人,在一起也總有話題。“休息的時候,大家也會圍個圈子做游戲、跳舞。” 10月初,勘探任務(wù)完成后,大家攜帶器械設(shè)備,乘坐木船順江而下,從武漢返回北京。 |
關(guān)鍵詞:趕考路,追夢人,肖慶輝,國慶,建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