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千畝耕地因采煤地裂變形 補償款去向成謎
沙河市十里亭鎮曹章村耕地上的裂縫。
因為地形的改變,河水淹沒了幾十畝農田。 肖光明 攝
“地里全是裂縫,地形也變得一邊高一邊低,這怎么澆水?賠償又去哪了?”秋收時節,竇書學站在自家的坡狀耕地上,帶著幾分氣憤與無奈。 竇書學是河北省沙河市十里亭鎮曹章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今年43歲的他一直以種地為生。但從2006年開始,因為當地煤礦企業的開采,竇書學和幾百戶村民的上千畝耕地上出現了無數大小不一的裂縫,原本平坦的土地也變得高低不平。 讓與竇書學有著同樣遭遇的村民們更生氣的是,在多次與煤礦企業討要說法后他們才得知,煤炭企業早已將數百萬的土地塌陷補償款支付給了當地政府,但到目前為止,村民們卻沒有拿到一分錢。 被撕裂的土地 位于河北省南部的沙河市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據其官方網站介紹,當地煤儲量達到10億噸,是全國著名的無煙煤產地。但豐富的煤炭資源,給十里亭鎮的多個村落的村民們帶來的卻是麻煩。 據竇書學介紹,從2006年開始,自家的土地開始出現裂痕。開始時自己還并不在意,但當他給玉米澆水時才發現,水卻滲漏到了裂縫之中。而后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原本平坦的土地開始變得一邊高一邊低。 9月25日,中新網記者在曹章村村南看到,村民在路旁樹立了一個木制指示牌,上面寫著“前方進入塌陷區危險”。周圍已經蓋好的新房發生了傾斜,很多耕地地形高低不一,有的則變成了“v”字形,用于澆灌的水渠也已經荒廢。而據村民們介紹,這些已經變形的土地,原本都是平坦整齊。 更為觸目驚心的是,耕地上出現的巨大裂縫將耕地豎直撕裂,2米多高的玉米秸稈可以整個放入其中。據當地村民說,有的村民家的耕牛和拖拉機都曾陷入過裂縫中。 地形的改變和地表的裂痕直接影響到了灌溉。竇書學說,現在給農作物澆水時,水會流進裂縫中,而且地形的高低不一,也無法讓水留向高處。竇書學回憶說,以前土地可以灌溉時,每年可種植兩季,每畝耕地收入能達到2000多元。而現在每年只能種植一季,產量也不能保證,“只能靠天吃飯,除去種子化肥錢,基本也就能不賠錢。” 竇鳳鳴是曹章村原村委會的會計,據他統計,曹章村1600畝耕地上,因采煤影響耕地澆灌的面積已占到近90%,且村里6眼機井、2500米水渠和防洪堤壩都出現了塌陷和毀壞。而周邊的西葛泉村、東葛泉村、西油村、大油村也都出現了同樣的狀況。 竇鳳鳴說,原來曹章村是當地有名的富裕村,因為耕地平整,并且可以澆灌,旱澇保收。但從2006年土地無法澆灌后,村民們種地只能靠天吃飯,每年也僅能種植一季。據竇鳳鳴介紹,在曹章村村北,因為地形的改變,造成了河水水路的變更,河水直接流向了耕地,原來的30畝耕地已經無法種植,長滿了蘆葦。 西葛泉村村民郝文山說,該村也有200多畝耕地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土地根本無法澆灌。 早已支付數百萬補償款 土地無法灌溉,造成的損失應該誰來負責?早在2006年問題出現后,曹章村和附近村子的村民們第一時間想到了在此采煤的冀中能源股份公司葛泉礦。 當地村民多次與葛泉礦溝通,希望對給村民造成的損失給予補償。但葛泉礦明確告訴村民,錢已經支付給了當地政府。 9月26日,葛泉礦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宋建國告訴中新網記者,幾年前,因為土地塌陷問題,沙河市政府專門成立工作小組,該小組最后與企業達成協議,葛泉礦一次性支付380萬元土地塌陷補償金,用于該煤礦從1989年到2010年因為采煤給當地村民帶來的土地塌陷的補償,2012年380萬元已經全部支付完畢,資金存入了沙河市政府指定的賬戶上。 據宋建國介紹,2011年,葛泉礦又與當地政府簽訂協議,按照每噸煤3角錢的補償標準,補償當地村民因為土地塌陷造成的損失,當年共支付了40多萬元。 2012年,葛泉礦與沙河市十里亭鎮曹章村、大油村、西油村簽訂了土地塌陷補償協議,共支付100多萬元。2013年秋季,再次支付給曹章村20多萬元。 據宋建國介紹,雖然葛泉礦按約支付了補償款,但是幾年來,來自十里亭鎮的多個村莊村民依然來到礦上討要說法,說自己沒有拿到補償款。“我們也很委屈。”宋建國說。 數百萬補償款未給村民 “礦上說支付了,但是為什么我們沒有拿到錢?”曹章村村民竇書學對這件事充滿疑問。幾年來,他多次找到鎮政府討要說法,但是并沒有得到任何答復。 據竇書學介紹,自己因為到鎮政府詢問此事,沙河市十里亭鎮說他“無理取鬧”,曾被當地派出所關押了一天。 數百萬補償款去了哪里?9月26日,中新網記者來到沙河市十里亭鎮,但該鎮沒有接受記者采訪。隨后,記者聯系了曹章村黨支部書記竇慶紅,但他也未對款項去處作出任何解釋。 政府的沉默態度讓村民十分著急。“地都被毀了,我們的補償去哪了?”竇書學很是氣憤。(完)(肖光明 張鵬翔 李想)
|
關鍵詞:補償款,耕地,地裂,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