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河北赤城鼓樓:500年前的軍事鼓樓[圖]
圖為赤城縣鼓樓側景 宋錦豐攝
圖為鼓樓上保存較完好的磚瓦 宋錦豐攝 在河北省赤城縣城南北的中軸線上,一座現存較完好的軍事鼓樓巍然屹立。8日午后,記者走進赤城縣,親睹了這座經歷了500年的鼓樓。 遠觀鼓樓,靜靜地矗立在縣城中央,幾位淳樸的老人在鼓樓下或下棋或聊天,悠閑地氣息滲透了整個赤城縣城。 赤城鼓樓始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磚木結構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1985年對鼓樓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2007年北京文物古建工程公司又對其進行了修整,目前,赤城鼓樓是赤城縣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建筑。 走進鼓樓,一面用整張牛皮蒙制而成的直徑為1.5米的紅色大鼓安靜的坐在門口的桌臺上,鼓面上布滿了厚厚的灰塵。據赤城縣博物館館長李沐心介紹,為了保存古建筑的完整,只有在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世界文化遺產日),鼓樓才對外開放。 李沐心介紹,大鼓的主要用途是擊鼓報時,而古代臣民的作息時間也是以此鼓的報時為準。 鼓樓的墩臺中央有南北向開高大的拱形門洞;正面門額刻“寯明”,陰面門額刻“控馭”。 李沐心說,赤城地處長城腳下,在明代時期,赤城縣作為重要的軍事邊關要地,“控馭”二字正體現了這一軍事形式,這座建筑的另一個顯赫作用就是擊鼓報警,為了突出報警效果,一般在每夜十二點以后不擊鼓報更,若有軍情才擊鼓告令全城百姓,并通過烽火臺傳給臨近城堡準備迎戰。可見,赤城鼓樓在當時所起的軍事作用比擊鼓報時更為重要。 李沐心說,如今鼓樓已成了文物保護對象,現在它既不起擊鼓報時、報警的作用,也不起城門出入、登高了望的作用,但它見證了赤城的歷史,向人們述說著赤城的昨天。 |
關鍵詞:赤城,鼓樓,探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