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食物中毒事件引關注 誰來護衛農村學生餐桌
進入夏季,食品安全問題容易多發。尤其是學校食堂衛生安全問題,更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放眼全國,短短一個月內,青海大通、廣西都安、云南富源等多地接連曝出學生食物中毒事件。在我省,4月26日,邯鄲市一農村學校34名學生因飯后不適被送醫就診;5月11日,邢臺市一鄉村小學被曝多名學生食物中毒…… 需要注意的是,在幾輪教育布局調整之后,我省出現了許多農村寄宿制學校以及為住宿生提供餐飲服務的學校食堂。這些食堂的經營和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人數眾多的農村學校學生用餐安全。近日,本報記者就學校用餐安全問題赴我省一些地方農村學校進行了實地調查。 1 規章制度不能形同虛設 “牛奶喝到嘴里有一種奇怪的辣味。”5月22日,青海省大通縣發生學生食物中毒事件,有學生后來這樣向新華社記者描述他們當天的早餐。在大通縣,那些喝了“辣味牛奶”的學生“不到十分鐘,就頭疼、惡心,最后暈倒在了教室里”。 “平常吃的火腿腸都是很細很細的,這次吃的是粗的,味道也不一樣。”5月21日,邢臺市一鄉村小學學生告訴本報記者,他們吃了火腿腸后,“肚子很疼,很疼”。 新華社的報道中,直斥營養餐采購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良做法: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看似招投標,實際只是走走過場,還有一些學校連過場都不愿意走,采購的部分食材居然是“三無產品”。 而本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省內一些地方連續出現學校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也在于有關主管部門和學校、教師對學生在校期間的飲食安全重視不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更具戲劇性的是,就在我省某小學發生學生食物中毒前一天,當地剛召開過全縣學校食堂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印發了一份《學校食堂管理暫行辦法》,圍繞食堂管理提出了許多非常具體而明確的要求,其中第十七條規定:禁止采購火腿腸等半成品。然而,這樣的要求,根本沒有被學校和食堂經營者放在心上。 事實上,我國在學校食堂管理方面已經出臺多部法規:1990年國務院批準發布《學校衛生工作條例》,1996年教育部頒布《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2002年教育部、衛生部共同頒發《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2012年5月,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對學校食堂的管理越來越重視,法規制度也越來越完備。 然而,正是因為這些法規并未被真正落到實處,才導致學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頻頻出現。 就在我省,4月26日,邯鄲市一農村學校34名學生因餐后不適被送醫就診;5月11日,邢臺市一鄉村小學被曝發生學生食物中毒事件…… 分析這些事件背后的成因,一位主管教育的縣級領導認為,主要是認識不到位、制度落實不到位、監督監管不到位和存有狹隘的功利私心等。 |
關鍵詞:食物中毒,農村學生,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