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老李”災區親自救2人 駕車1天跑十七八趟
20日當天,記者與“河北老李”聯系一天后無果。21日凌晨3時,老李給記者發來短信:“活著,救災”。57歲的李英俊,雖在四川寶興縣經營門市,但因祖籍邢臺,且在國家近年的歷次大災大難中,均有活躍志愿身影而被公眾稱為“河北老李”。如今,災難發生在自己身邊,河北老李沒有猶豫,再次啟程奔波。 “活著,救災” 21日凌晨3時,在忐忑等待了一天后,記者手機傳來李英俊短信,“活著,救災”。 老家河北邢臺的李英俊在四川寶興經營一家石板廠,但因多次以志愿者身影出現在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等現場而被外界所關注。 當日,記者不間斷與李英俊手機聯系,但對方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 與此同時,四川省寶興縣靈關鎮一家簡陋的石材廠前,一臺“長安”車靜靜地停在門口。一陣密集的短信鈴聲突然在車內響起,剛剛合眼的李英俊猛然驚醒。沉寂了18個小時的手機一下子涌入70多條短信,內容基本都一樣:老李,你還活著嗎? 這是地震發生之后,李英俊第一次與外界有了聯系。他給朋友們群發了一條短信:活著,救災。隨后,又是幾通尋求支援的電話,漆黑的夜里,老李又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去。 “地震時鍋都在蹦” 李英俊告訴記者,從20日8時02分地震發生那一刻起,他已經在余震不斷的靈關鎮整整堅持救災18個小時,親手救出兩人。 “這次地震感覺很不一樣。”當時正在石材廠二樓做飯的李英俊說,“以前經歷的地震多是左右搖晃,這次上下躥,連鍋都直蹦。” “強震!”李英俊多年救災志愿者的經歷造就他過人的反應速度,轉身抄起一把鋼釬就往外沖。門外的街道已經一片混亂,老李親眼看著一棟房子在不遠處轟然倒塌,人們四散奔跑,彌漫的粉塵中傳來陣陣哭喊、尖叫。 老李的長安車上常年裝載著全套救災設備,容不得多想,李英俊發動汽車就朝著房屋垮塌最嚴重的地方駛去。在靈關鎮西邊的十字街旁,一棟四層樓的民房幾乎全部垮塌到底,周圍有人在朝廢墟里哭喊:里面有孩子! 李英俊立馬下車高喊:“不要慌,還能動的趕緊來救人啊,我這里有設備。” 經過最初幾分鐘的慌亂后,街上人群開始冷靜了下來。通過對廢墟里喊話,大家確定里面有一位年輕婦女和一個小學生還幸存。 老李的救援設備十分專業,不僅有破拆鉗、手鉗、千斤頂,僅錘子就有8種,大的重達幾十斤,小的連1斤都不到。分發了工具之后,眾人開始救人,沒分到工具的直接在廢墟上用手刨。老李在墻體上鉆開一個洞口,鉆進去用手摸,但摸到的卻是一具已經毫無反應的遇難者遺體。 得盡快確定幸存者的位置。李英俊在洞里焦急地呼喚,終于在遇難者旁邊一個狹小的空間發現了那位年輕婦女。老李安慰她:不要多說話,盡量保持體力,大家一定會救你出來。 找到準確位置使得救援速度加快,經過3個小時的努力,年輕婦女終于成功獲救。顧不上多說,眾人立即開始救援埋在最底層的孩子,經過克服各種困難,一個多小時孩子就被成功救出。 生命直通車 道路不通,加之鄉間小路坡度大且窄,致使大點的車輛難以通行,老李的“長安·五菱面包車成了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老李開著車穿梭于山間小路上,包括接送記者、武警戰士、災民等等,“一天我得送十七八趟”。據老李介紹,靈關中學門口成了他的停車點,只要有需求,他就去,一看別人急著要走,他就給車加載,“最多一次車上栽了11個人,并且還有救援工具、物資等。”老李開玩笑的告訴記者,“我的車跑在鄉間小路上是嚴重超載、超速。”據了解,僅21日一天,他的車就消耗了25公升的汽油。 為了救援,老李不顧自己的身體,連續奮戰約四十個小時,直到22日凌晨2時才真正休息了四個小時。他睡覺的地方正是在他的愛車內,老李告訴記者,沒有睡覺的地方,自己就把車給布置成了一間臨時臥室,不大的“臥室”內可以同時睡四個人,汽車前排兩個座可以睡一個,拆卸掉后兩排座位,鋪上被子又可以睡三個。“地方雖小,由于人多,我們都是輪流睡。” 老李的廠房也在地震中倒塌,房頂70%處于露天狀態,截止22日,老李只回去過一次。“我買了遮布,用了十分鐘,把屋內的家什給蓋了蓋。” 老李告訴記者,由于道路堵塞,目前80%都是靠當地人自救,許多災民都是簡單的搭著塑料布入住,災區不斷下雨,急需帳篷、防雨工具和食品支援。為了幫助別人,老李只剩下一身棉襖御寒,老李說,“記者大老遠來了,有些沒拿厚衣服,我就把我衣服給他們穿了。” 雖然災情嚴重,但與五年前汶川大地震的慌亂相比,這次情況好得多,人們很快就從驚悸中恢復過來,展開及時的自救互助。哪怕只能搬幾塊磚頭,人們也毫不猶豫地參與救援。李英俊說:“在靈關鎮成為‘孤島’的這段時間里,這種正能量充滿了整個場鎮,每個人都在幫助他人,支撐著救援的到來。”(記者張會武 通訊員張曉旭) |
關鍵詞:地震,河北老李,災區,救人 |